上海财经大学801经济学真题-菊花台歌词
科学大师的艺术情怀
《叶之恋》:科学大师的真情流露
翻着案头那本以科学与艺术为主题的大型画册,
主编李政道博士那种艺术情怀和他 孜孜
不倦地追求“科艺交融”意境的认真实践场景,又一次浮现在自己的眼前。
大型画册《科学与艺术》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
年
9
月第一版
)
从酝酿到出版,历
时三年之久。
这三年,
可谓是主编李政道教授时间与情感投入的三年。
在
19 98
年年中之时,
画册正在遴选画作者的代表作,我通过中国高等科学技
术中心的柳怀祖先生
(
画册副主编
)
表示
了一个心愿,希望能有一幅李政道教授的代表作。此后,传来消息说,李政道教授对此
并
未立即做出答复,对这本画册的出版,他需要时间和情感的投入,他说:
“我要认真考虑
一下。”一年后的
1999
年年中,我意外地得到了李政道教授于 当年初春时创作的两幅珍贵
画作——《叶之恋》和《叶之舞》,并同时获悉,这两幅画作
是他怀念和思恋于三年前仙逝
的夫人秦惠女士所作。
在《叶之舞》这幅画中,画面是被秋风吹拂着的竹叶 ,竹叶飞舞着,不知飘向何处去。
在画面的右上方写着
“念”
< p>两字,还有着科学大师满怀深情的两句诗句:
“竹神萧萧问秋风,
< p>君影茫茫去何处。”这两句诗句起首的一个字“竹”与“君”叠加起来
(
< p>竹字头底下一个君
字
)
,正是他夫人名中的“”字。 同样,在《叶之恋》这幅画中,画面是两片不同色泽的叶
子,一片是红色,一片是绿色,
画名又称作“恋”。这是李先生追忆着自己与夫人秦惠女士
相濡以沫度过共同岁月之情所
作。
当我获得李先生这两幅珍贵代表作,
并知晓了这两幅画的
创作背景与作者所抒发的情感,顿时,从我内心深处迸发出一种从未有过的复杂心情。
秦惠女士生前一直热忱关心着祖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 ,
尤其对祖国年轻人的培养。
她对
李政道教授亲自倡导和
组织的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
(
简称CUSPEA
) p>
,
非常关
心与支持。据李政道先生回忆,她在病危期间,
p>
“嘱我一定要继续关心和帮助祖国大学生学
习与了解科学”
。
秦惠女士去世后,
李政道教授用他和夫人的私人积蓄在复旦大学设立了
< p>“秦
惠—李政道基金”。
李先生本人喜欢《叶之舞》这幅画,可能是此画画面更显刚毅,还寄托着他对爱 妻的无
限哀思。而我却更喜欢《叶之恋》这幅画,因为其寓意更加丰富:每片叶子本身两
半近似对
称而非完全对称,造型优美,正如《科学与艺术》画册中关于“对称与不对称”
主题所述:
“一幅近似对称的山水画,
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 p>但如果将画的一半与它的镜象组合,形成
一幅完全对称的山水画,效
果就会迥然不同。自然界的对称美,令人赞叹。李政道和杨振宁
两位教授提出了基本粒子
在弱相互作用条件下的宇称不守恒定律,
揭示了自然界的对称与不
对称原
则,这与美学中对称与不对称原则相似。”树叶本身似对称而非对称,正是表现了自
然界
的这种美,
而画中的两片叶子相依相知,
又表现出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感。
在征得李先生
同意后,我最终选择了《叶之恋》这幅画。然而,这两幅画的创作背
景和科学大师为此倾注
的情感一直萦绕在我心中。
一幅画,一段“科艺沟通”的逸事
多年来,李政道教授一直身体力行,倡导科学与艺术 的交融。自
1986
年中国高等科学
技术中心成立之始,
每年都要举办一两次学术会议,
每次会议都会产生一幅主题画,
并 以这
些主题画为主画面印制会议的宣传画。
殊不知,
这一 幅幅画渗透着李政道教授的科学思想与
艺术创意,
最早两届学术会议的主 题画就是由李政道教授亲自设计并创作的,
这就是出版
《科
学与艺术》画册,并由李政道教授担纲主编的缘由。
大学生公益活动策划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大学十大最累专业-最美的风景
华东师范大学世界经济-名人读书的故事
苏州职业大学升本-实训
美国一共有多少大学-喝西北风
东南大学附属幼儿园-设问句的例子
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秋天的诗歌
华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谈诚信议论文600字
-
上一篇:策展方案
下一篇:天工开悟-参展艺术家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