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伯塔大学-阿伯塔大学
2011
年贵州省重大、典型地质灾害
贵州国土资源厅
2011
年
11
月
目
录
一、引言
........................... .................................................. ..............
1
二、地质灾害特征
.
........ .................................................. .................
1
(一)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 ......................................
1
(二)地质灾害特征
p>
.
..................................... ............................
4
(三)灾情险情
.
......... .................................................. ..............
4
三、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及趋势判断
................................................
7
(一)成因分析
.
....................................... ..................................
7
(二)地质灾害趋势判断
.................................................. ........
8
四、地质灾害应急防治
.
...... .................................................. ...........
9
(一)应急响应与抢险救灾
................... ...................................
9
(二)应急处置与工程防治
.................................................. ....
9
五、经验与启示
.................................................. .............................
9
(一)
地质灾害应急经验技术方法
.
........
错
误!未定义书签。
(二)
应急处置效益分析
....................... ..................................
9
(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建议
................................................
1
0
1
一、引言
201
1
年
8
月
18
日,贵定县岩下乡马 踏屯村上街组发生
滑坡。滑坡方量约
450000m
,属 中型滑坡,威胁到上街组
3
户在建房屋、现场施工人员、旧谷线
110KV-036
号高压输电
线铁塔以及惠水县至麻江县公路<
/p>
S309
和过往人员、车辆生
命财产安全。由于预报预警及
时准确,应急反应迅速,组织
得力,措施到位,使
40
位 村民成功避险,未造成人员伤亡
及财产损失。
二、地质灾害特征
(一)区域地质环境条件
贵定县岩下乡马踏屯
村上街组位于贵州省黔南州贵定
县南东方向,距县城直线距离约
21km
。地理坐标为:东经
107
°
17
′
43
″,北纬
26
°
2 3
′
11
″,海拔高程
1180m
。
1
、地形地貌:灾害点所在区域地处贵州高原南部、 以
河谷盆地和丘陵地貌为主,区内地形起伏较大,海拔最高
15
02.5m
,最低
1142.6m
,最大相对高差
359.9m
,坡度为
30
—
50
°左右。
2
、地层岩性:该地区岩溶地貌发育 ,出露地层由新到
老依次为第四系(
Q
)残坡积含砂质粘 土、亚粘土;泥盆系
上统尧梭组(
D
3
y
)白云岩,上部含泥质,顶部为灰岩;泥盆
1
3
图
1
贵定县岩下乡马踏屯村上街组地理位置示意图
2
<
/p>
系上统望城坡组(
D
3
w
)白云岩夹少量灰岩;泥盆系中统独山
组(
D
< p>2
d
)白云岩、灰岩、石英砂岩、夹页岩;泥盆系中统上< /p>
帮寨组(
D
2
b
)中至厚层石英砂岩。
3
、地质构造:该区位于 扬子准台地黔南台陷贵定南北
向构造变形区,地质构造和节理裂隙均较发育,该处岩层倾
向坡外,倾向
180°
,倾角
17° p>
。原生结构面及次生结构面较
发育,对岩层的完整性有一定的影响。
4
、水文地质:根据滑坡区级邻近区域出露的地层岩性,
含水介质及地下水动力条件,
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纯碳酸
盐岩类岩溶水、碎屑岩类裂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三类。地
下水靠大气降水补给,主
要通过岩溶给地下水;碳酸盐岩类
岩溶水、基岩裂隙水主要为渗透补给,并排泄于冲沟或
地形
切割的低凹地带。
5
、气 象水文:滑坡区域位于东亚季风区,气候属典型
中亚热带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具有四季
分明、热量丰富、
雨量充沛、多云雾照、温差不大、气候温和的气候特点。平
均气温
15
℃,平均降雨量
1100
~
1400mm
,冬无严寒、夏无
酷暑。
最热月
(
7
月)
平均气温
24.3
~
28.3
℃,
平均温差
15.1
~
17.3
℃。降雨量多年平均值为
12 17.5mm
,年最高
1411.7mm
,
年最低
1158.3mm
。
滑坡区域发育的地表水系为谷堤河,
由北
东至南西径流,
位于该滑坡点南面约
100m
,
其他地表水系多
为季节性溪流,属长江流域乌
江水系。
3
(二)地质灾害特征
1
、滑坡 体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滑体物质组成为碎石
土,褐黄色、杂色,由粘土和石英砂岩、粉
砂岩、白云岩等
组成,碎石含量小于
5
﹪,砂岩块径 p>
10-50cm
,棱角状,结
构松散至中密。
2
、滑坡体体积规模及空间形态:经实地调查,该滑坡
< br>呈北西至南东向展布,滑向南西。滑坡体长约
300m
、宽约
150m
、厚
5
—
15m
,体积为
450000m
,属中型滑坡。滑体平面
形态
为不规则形,剖面形态为复合形,滑面及滑带形态呈线
性,滑面埋深约
1 0
—
20m
。
3
、
发育时间:
2010
年
10
< p>月当地村民开始对滑坡前缘不
合理的切方修房,且没有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引起山
体滑
坡并导致山体发生开裂现象。
今年
8
月中旬由于连续的暴雨,
整个山体处于位移变形的状态,随时都有下滑的可能。
4
、地下水活动情况:该区域地下水流向为南西流向北
东,地下水埋深
30
—
50m
,出 露的泉点为下降泉,主要通过
大气降水入渗补给。
(三)灾情险情
该滑坡灾害威胁到上街组
p>
3
户在建房屋、
现场施工人员、
旧谷线
110KV-036
号高压输电线铁塔以及
309
省道惠 水县至
麻江县公路和过往人员、车辆生命财产安全。
4
3
图
2
贵定县岩下乡马踏屯村上街组滑坡停工的村民房屋及高压输电塔
图
3
高压输电线塔下的地基裂缝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