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大学标志名校旁听生:他们都有卑微梦想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1-29 16:35
tags:

三峡水利水电大学-三峡水利水电大学

2020年11月29日发(作者:卢思道)



名校旁听生:他们都有卑微梦想



本周人物·名校旁听生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聚居在北大附近,常年旁听。


< /p>

按照传统来说,对知识的追求应该是一种高贵的行为。但对于这群北大“边缘人”,会有不同的目光 。最大的争议莫过于,连生存都


不能保证,甚至拖累家人,何必呢?其实细究起来,不过 是因为他们仍在卑微时,或者说,他们大部分人可能一辈子都会处于这种境地,


对他们来 说,北大的旁听有什么用?这件外衣对他们来说是否过于华贵?


我们常常津津乐道于传奇。比如说,曾经在北大旁听的沈从文、瞿秋白、丁玲、金克木等,他们最终成 名于天下,旁听的经历也成为


佳话。毛泽东也常被冠以北大旁听生的身份,虽然有研究认 为毛泽东并未旁听过北大的正式课程,但大多数人更愿意相信他曾经旁听过。


北大讲究兼 容并包,允许旁听一直是传统。蔡元培的“无人不当学,而亦无时不当学”是敞开课堂的最佳理由。这些传奇显露 的是北大


精神的一条脉络,不以知识为大学私产的开放精神。


但是如果有一个人,他在北大旁听了十几年,其貌不扬,甚至因为窘迫 浑身散发着不那么好闻的气味,孤僻无言,明眼人也可以看出


他没有任何成功的潜质。这 就不是传奇,而更容易被看成偏执和逃避。《新京报》的相关报道里有一句话,“他们舍不得离开”。北大


在他们眼里成为一种象征,他们一旦进入,哪怕是以旁听生的身份进入,就不愿意脱离。每个人 来旁听的原因和目的都不一样,但是这


种“我在此”的荣耀感是一致的,被知识包围的满 足感也是一样的。


我曾经遇到过北大的旁听生。他们 往往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离开教室回到出租房是一种从梦想到现实的转变。他们有各自排解的


方式,有的人会努力地和老师、学生交流,让自己有融入感。有的人会以不停地看书的方式来维持梦想的 恒定性。还有人会不断地整理


北大成功的旁听者的案例来激励自己。


当这些排解无法抵制现实的压力时,就会选择离开。其实旁听生是具有 很大的流动性的,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坚持若干年。有人考研


成功,有人有了心仪的工作 ,这段旁听的经历成为一段美好回忆。对于那些一直的坚持者,无论如何,这份执着值得敬佩。他们常会让


我想到出现在北大的所谓民间科学家。这些人会出现在自习室里,神情坚定地发给每个学生一张 自己的研究成果图,然后默默地在黑板


上写一黑板自己的推导公式。


北大的学生似乎习惯了。大多数人低头看书,也有人会研究一番。黑板 上写完了,带点羞涩地离开。如果有人和他辩论两句,会兴奋


得整个身体都发抖。他的成 果经常是不值一提的

,

但是他们享受研究的这种感觉和过程。


依然认为,内心有对知识的渴求是高贵的。不管是逃避现实还是偏执, 他们与人无碍,内心有自己的梦想。旁听保安常俊曙的那首元


宵贺词,我想,当他写到“ 盼君忘忧”时,他会有一种脱离日常生活的诗意感。这种脱离是一种幸福。也许这种幸福对他很重要,重要


到他宁愿多承受一些苦难。


□张寒(媒体人)



旁听生、偷听生与大学的门槛


《新京报》

3

22

日)报道一些斑驳陆离的旁听生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游学与生存的故事,读来令人唏嘘不 已。我们常常感慨北


大、清华的沉沦,然而在另一些人心中,这两所大学依然是高洁的圣 殿,就算堕落,那也像一个穷途末路的贵族王孙,眉宇之间照样气


象万千,足以吸引他们 抛妻别子、不远千里前来投奔,仅仅做一个旁听生。


想起前些年,北大曾高筑栅栏,限制旁听生入内:一是办旁听证;二是收旁听费,每学分

200

元,每个旁听生只能选两门课;三是


旁听生需出具学校或者 所在单位证明,社会闲散人员没有资格办理;四是限定旁听人数,每学期仅发放

200

< p>张旁听证。此规定出台,激


荡满城风雷,批评声如潮涌至。不知此后是否完全落实?


报道里的旁听生,似乎并未被这张 制度的铁丝网阻挡在教室之外。他们所遭遇的苦难,更多是生存压力、不容于正式大学生的孤独、


知识上的落差等。报道特写了一个叫常俊曙的旁听生,在北大做保安,夜里上班,白日听课。每到年节, 他通过写贺词的方式,以期引


来更多人的关注与认同。今年所撰的元宵节贺词贴在红三楼 的正门之上:

“白衣裹体,丰腴有致而受享万家;肚含甘蜜,敛聚芳香而夺人

鼻目。才不外露,方显内涵;貌不惊人,却致众爱??已临辛卯元夕,余致君以贺,盼君忘忧。


喜庆背后,有一种莫名的孤独 ,令人想起九十多年前的一个北大旁听生,名叫毛泽东。


胡为雄教授曾考证,毛泽东并不能冠以北大旁听生之名。由此,可联系上文,谈 一下民国年间北大旁听生的制度与故事。


旁听生者,顾名思义,即有别于正式学生而在一旁听课。但是,旁听并不等于你想听就听、想走就走,而有 其特定的门槛与规章。


北大旁听生需要通过考试才能进入,自然,这考试成绩,应低于正 式学生。而且,旁听生必须缴费、注册并领取旁听证后,才准进课堂


听讲。学费固然不高 ,对于贫困者而言依然是无法承受之重,故他们只能偷听。漂泊京都的沈从文便是偷听者之一。

上海师范大学李正云-上海师范大学李正云


华中科技大学工程制图-华中科技大学工程制图


青岛大学电气研究生-青岛大学电气研究生


海南大学沈重-海南大学沈重


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


南安普顿大学含金量-南安普顿大学含金量


大学生逃课2000字检讨-大学生逃课2000字检讨


苏州大学研究生院专业-苏州大学研究生院专业



本文更新与2020-11-29 16:3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15736.html

名校旁听生:他们都有卑微梦想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