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名读大学-挂名读大学
北大在一九五七
丁
抒
一、反右
“
完全正确
”
吗
?
反右派斗 争大获全胜后的当年,毛泽东自负地说:
“
在我国真正的社会主义的胜利,有 p>
人认为在一九五六年,我看实际是在一九五七年。
”
次年,他 又说:
“
去年右派进攻,如果我
们不坚决打下去,中国出
了纳吉,右派登台,这些人一股风都上来了。打倒共产党,他们都
干
…… ”
一九五九年,毛泽东再次得意地为反右运动作总结:
“
镇压反革 命,极有必要。一九
五七年右派进攻,反了右派,反造不起来了。
”“< /p>
罗隆基、龙云实际是反革命,定为右派,以
示宽待
…… p>
一个肃反,一个反右,匈牙利事件就闹不起来
”
。
“< /p>
我们作风好,反革命杀了一百
万,匈牙利没有杀。我们作风好,反霸、镇反
、反右。
”
对毛泽东来说,反右当然是是完全正确的、完全必要的。事过四十年,当今的 中共中
央也仍然坚持此一说法:
“
在整风过程中,
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鼓吹所谓
?
大鸣大放
? p>
,
向党和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放肆地发动进攻,
妄图取代共产 党的领导,
对这种进攻进行坚决
的反击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
与毛不同之处只在于他们承认反右反得过了头,
“
扩大 p>
”
了而已。
国内党史界当然也持此一观点。《1957:大转弯之谜 ──整风反右实录》是近来
关于反右运动的专著。这是朱地先生在中共中央高级党校的党
史专家金春明(《
“
文化大革
命
”
史稿》的作者)指导下做的博士论文。朱先生的主要观点之
一是:反右的不幸结果是鸣放者过激言论造成的。别有用心的家伙使得毛泽东犯了错。
五
月及六月上旬的座谈会也存在着两方面的严重问题,
其中包括一些别有
用心的人,
片 面地强调批评共产党所犯的错误,
一时在一些场合造成了只能提错误缺点、
不 p>
能谈成绩和反批评的不正常局面;
二是五月中旬以后,
中央原 定的整风方针开始动摇,
逐渐
地转向了反右方针,
此后的 座谈会已经背离了最初的旨意,
成为引蛇出洞的一个重要手段
”
。
据朱氏说:
“
我的论文完成后,曾送请十九位国史、党史界专家审阅 p>
”
。
所以此书似在一
定程度上表达了国内官方
的观点和立场,
甚有代表性。
如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另一位党史专家
周逸先生也认为,在鸣放
“
过程中,有极少数人确实乘机活动,散布反对 社会主义、反对共
产党领导的言论。于是,
中共中央决定开始进行反右派 的斗争。从此,
整风运动受到很大冲
击难以进行下去。
”
但是,< /p>
这
“
完全正确
”
论是站不住脚的。< /p>
现在仅以北京大学的鸣放为例,
看看北大师生的
鸣放是不是
“
放肆地
”
向中共
“
发动进攻
”
、
为什么中共为那一历史事件作的结论完全站不住脚 。
1
< br>二、否定
“
肃反
”
,为胡风申冤
< p>
肃 反,按毛泽东下的定义,叫
“
肃清暗藏反革命分子的斗争
”
。
《人民日报》发表的口号
则加了个
“
一切
”
:
“
肃清一切暗藏的反革命分子。< /p>
”
待肃的
“
阶级敌人
”
身上没有标签,都是
“
暗
藏的
”
,这就非造成恐怖不可。北大历史系助教王承照在肃反时挨斗自杀,罪名是
“
< p>三青团骨
干
”
。他是个才气横溢的青年,系里几位老 教授为此痛心不已。鸣放时,该系几名学生将大
字报贴到系党总支部书记办公室门口,谴
责其
“
草菅人命
”
。(反右中他们全部被划成右派 )
因为毛泽东指 示将反革命
“
一般地控制在百分之五左右
”
,北大 俄语系教授魏荒弩批评
道:
“
中央决定肃反对象有百分之 五,这是太主观了。
……
这样就产生了超额完全任务的现
象
……
许多人被迫自杀,但还被扣上畏罪自杀之名。
……
肃反是集反宪法之大成。
”“
肃反运
动是历史上最
大的文字狱。
”
北大数学系学生孙传化主张:
“
建 立健全的法制,以使肃反中出
现的以莫须有的罪名任意斗争,以及党委私设刑堂、逼供等
现象不再发生。
”
北京大学物理系王书瑶贴出大字报:
“
任何时代,权力的高度集中,不论是集于 个人,
还是自称为一贯光荣正确伟大的集团,都是极大的危险,
而当人民 被麻痹、
被愚昧,就更加
百倍的危险。
”
斯大林
“
破坏法制,进行独裁,进行疯狂的屠杀
……
原因是由于共产党对国家
政权的绝对控制,
国家权力的高度集中。 p>
正是由于这种高度集中的权力,
才使斯大林在后期
可以胆大妄
为,犯出一切错误。
”
新闻系蒋文钦同学贴出《与北大党委书记史梦兰同志商榷》的大字报:
“
北 大一九五五
年下半年的肃反运动,
百分之九十几都斗争错了。
< p>错误的根源不在于工作方式,而在于脱离
群众,以宪法为儿戏的官僚
主义。
”
哲学系羊华荣同学在大字报《重新估价肃反》中说:
“< /p>
肃
反有如下缺点:①侵犯了一些公民的基本权利,如斗错了人,关错了人,
迫坏了人,迫死了
人
”
;②破坏了法制,损害了宪法,损 害了民主自由,如限制一些公民通讯自由、人身自由、
无根据的搜查、
看 禁和逮捕。③促使了党员与非党员之间的墙更高、沟更深,少数党员在肃
反后,
在人民头上高视阔步。④摧残了人们应有的感情,
破坏了多少家庭幸福,拆散了多少
鸳鸯,损害了多少友谊
……”
物理系学生刘奇弟本人在肃反中曾被关押,
与胡风在同一所监狱 呆过。
他在大字报
《胡
风绝不是反革命》中写道:
“
胡风是一位进步的作家,是民主战士
……
他向青年揭露 黑暗指
出光明,
他为青年所爱戴、
尊敬。
……
《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材料》
完全是一本断章取义、
牵强附会,毫无法律根据的书。
”
他还在他的大字报旁边张贴了一副对联: p>
“
铁窗禁贤良,天
昏地也暗
”
、
“
忠臣血洒地,鬼神俱哭泣
”
。数学系学生孙传 化则张贴大字报,
“
要求把胡风问
2
题交待清楚,无罪释放、道歉,有罪依法公开审判。
”
中文系崔德甫同学贴出大字报《最高法院必须向全国 人民公布胡风事件的下文》:
“
有
人说,
毛主席说
“
胡风不闹小集团也还可以说话的。
”
请 问主席毛泽东同志,
共产党员何其芳、
林默涵等,
何曾没 有小集团?何曾不在闹小宗派?周扬等何曾不在排斥异己?为什么不反一
反他们?为什么
让他们放炮、不让胡风开口?
”
哲学系黄学诗认为:
“
< p>根据已发表的三批材料
得不出胡风是反革命分子的结论。
”
历史系张磊提出:
“
胡风不是反革命,人民日报公布的信
< br>(丁注:胡风集团成员的通信),不可全信。
《人民日报》是新闻机关不是法院,不能随便
宣布人的罪名。
”
法律系助教潘世明指出:
“
在惩治反革命条例中也找不到胡风究竟属于哪种
类型的反革命。
p>
”“
胡风
……
要当文化部长
……
不让胡风当文化部长就行了,何必要扣他一个
反革命帽子。
高饶 事件是党内争权夺利的宗派斗争,
不让他当就行了
(指高想当总理和党中
央总书记──丁注),何必要扣他一个反党集团的帽子,对党的威信也不好。
”< /p>
三、所谓
“
反苏言论
”
一八五八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俄国人乘人之危,入侵我黑龙江流域,扬言要与英
法联合对华作
战,逼迫当地清军签了《瑷珲条约》。此一条约,将黑龙江以北六十万平方公
里的土地割
了去,又将乌苏里江以东的四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定为两国
“
共管
”
。俄国人抢
去一大块肥肉,举国欢庆,将与瑷珲隔江相望的海兰泡改
名为布拉戈维申斯克-报喜城。
当时中国积弱贫穷,不堪一击,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咸丰皇帝出逃、圆明园被焚 而告终。
俄国人乘势逼迫清廷签署《北京条约》,不仅承认了《瑷珲条约》的内容,而且
变本加厉,
又将条约中划定两国
“
共管
”
的乌苏里江以东的四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了去。
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胜利后 ,苏联政府于一九二○年九月发布第二次对华宣言,宣告
“
以前俄国历届 政府同中国订立的一切条约全部无效,放弃以前夺取中国的一切领土和中国
境内的一切俄
国租界,
并将沙皇政府和俄国资产阶级残暴地从中国夺取的一切,
都无偿地和 p>
永久地归还中国
”
。
不幸列宁过早死去,
未及实践此一宣言。
斯大林掌权后,
先是否认那个
“ p>
对华宣言
”
的存
在,继而杀人灭口,将签署此
宣言的外交人民委员部副部长列文
·
卡拉罕作为
“
叛国犯
”
枪决,
从此不提这段公案。
辛亥革命 之后,沙俄曾一度策动外蒙独立。到了一九二二年,苏共又支持外蒙共产党
发动革命,<
/p>
夺取了政权,
宣布独立。
当时谓中国本土尚在反动政权统治下, p>
待中共革命成功
3
后自
当回归云云
(假设这是列宁的善良本意)
。
毛泽东三十年代在延安 接见外国记者时还说:
中国革命成功后,
外蒙将自动成为中国的一部份。
但斯大林继承沙皇的衣钵,
在二次大战后
又用计逼使国民
党政府签订
“
中苏友好条约
”
,承认了外蒙的独立 。一九四九年后中共执政,
毛泽东发现,在斯大林控制下,外蒙
“
自动
”
回归祖国的梦想已经破灭。
“
新中 国
”
要多方依赖
苏联,
毛在蒙古事务上只 得放弃原则,服从莫斯科的意志。他步国民党的后尘,亲自到苏联
签订了又一个
“
中苏友好条约
”
,承认外蒙独立,并与外蒙建立
“
外交关系
”
。从此,外蒙正式
脱
离中国,成了苏联卵翼下的一个附庸。
当然,毛泽东不是石敬塘。他只是斯大林的小弟弟而不是 儿皇帝,自不肯将国土拱手
让人。
只是为了夺取政权,巩固政权,他不得 不依靠苏联。既然苏共不肯将其沙俄老子抢去
的中国领土还回来,毛泽东只好禁止人民发
议论。
在鸣放期间,对斯大林深恶痛绝的许多学生提到被沙俄用强权割我土地、苏联霸占至
今不肯归还的事。结果反右中他们大多数成了
“
反苏
”
的右派。北大图书馆正门外摆着莫斯科
大学赠送的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
的塑像,
一些学生建议校方,
搬走罗氏塑像,
换成李大钊
或者鲁迅的塑像。因见校方毫无反应,十几位同学行动起来,
自己动手搬迁塑像。
参与此事
的学生也大多成了右派分子。
北大历史系学生陈斯骏,< /p>
仅写了一篇文章评论沙俄海军上将乌沙科夫,
也被冠以
“
< p>反苏”
罪名而扣上右派帽子,
尽管乌沙科夫是沙俄时 代的将军,
并非苏联人。
北大一个学生在大字
报中说,外
蒙古的主权是在蒋介石手中丢失的,我们有理由不承认。他并不
“
反苏
< p>”,更不反
共反社会主义,却也成了右派。
一八五八 年,
沙俄用武力强迫清廷官员签订
“
瑷珲条约
”< /p>
,
将中国的黑龙江北岸六十馀万
平方公里的土地割去时,在
那片土地上有六十四个中国居民村屯,共约两千户、一万馀人,
散布在黑龙江以北、结雅
河以南、南北七十公里、东西四十公里的土地上,史称
“
江东六十
四屯
”
。
条约规定,
那些中国人
“
照旧准其各在所住屯中永远居住
”
,仍由中国官员管理, 俄人
不得侵犯。
可是到了一九○○年,
沙俄决清除被其割 去的土地上的中国人,
在海兰泡一带
“
将
华民之在俄界者十馀万人
”
,
“
尽行屠戳
”
。
事后,
六十四屯人民纷纷避往黑龙江以南。
< p>七月二
十日,
哥萨克骑兵闯进六十四屯,
将未及渡江 的七千多中国居民全数杀戳。
俄军将财物抢劫
一空之后,放火烧掉全部村
屯,从此霸占了那片土地。
当年十二月,列宁曾着文谴责沙俄侵略者
“
杀 人放火,把村庄烧光,把老百姓驱入黑龙
江中活活淹死,枪杀和刺死手无寸铁的居民和他
们的妻子儿女
”
。可是,如今自称列宁信徒
的中共领导人
却为了向苏共示好,
不准人民再议论此事。
北大历史系学生雷光汉说了一句
“
苏
4
俄
霸占我国江东六十四屯
”
,
便被定为
“
< p>反苏”
,
扣上右派帽子发配到中国最西端的边境塔城劳
动改造去了。
由此可看出,中共一向标榜的
“
爱国主义 p>
”
里,并不包括为中国人普遍接受的民族大义。
当中国人民的
爱国主义与中共的
“
无产阶级国际主义
”
发生冲突 时,被牺牲的往往总是中国的
国家利益。
譬如越南战争期间,
< p>毛泽东为了支援越共打美国,擅自将北部湾中的我白龙尾岛
赠与越南
。而今自食其果,越军盘踞该岛,对中国的海军构成莫大的威胁。在此不赘述。
四、反专制,争民主
共产党自得到政权起就在思想文化界实行的严厉控制,从 未遇到过挑战。如今,北京
大学的学生激烈地批评道:
“
禁书、禁报、禁新闻、禁听外国宣传
……
这些都是向历代统治
者和外国统治阶级学来向人民专政的妙计。
……
其效果之显着,
秦始皇焚书坑儒、
清王朝文
字狱也不能相比。
”“ p>
应开放一切禁书,
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应该登在报上。
”
物理系学生王存
心张贴大字报《呼声》,说共产党与中世纪的教会
“< /p>
有许多极相似的地方,譬如①操纵一切,
从国家政权到人民生活;
②令人窒息的思想统治;
③法制不健全
(圣经当法律、
宗教 裁判所)
。
细心考察一下,还可以找出不少
?
< p>一一对应?
:耶稣基督对应于马克思,圣经对应于马克思主
< br>义,各地党委书记对应于各教区主教,教皇对应于
……
我希望在我们的时代 ,多出几个
哥白尼、伽利略式。的真理战士。
”
还有人用笔名
“
天水 心
”
贴出大字报:
“
党独揽一切,
专断一切,
党即人民全体,
党即国家,
党即法律。所谓<
/p>
“
民主
”
实际上已被党主所代换。
“
略举一二事例:
“
宪法规定人民有选举权,
然人民代表已由党内定。人民不认识代表,代表不代表人民。
“
宪法规定人民有 言论自由,
然而报刊、广播、电台均为党所垄断,凡发表与党的调子不谐和的言论,概以
反革命论罪。
“
宪法规定人民有集会、结社自由,然而凡结社、集会不经 党批准,并接受其指定领导人,
均有可能被冠以反革命罪。
“
宪法规定人民有 人身自由,然而
?
肃反
?
表明:各级党组织负责人 都有权以党的名义,限
制任何一个正直的公民的自由。
”
该大字报还提出:
“
反对以
?
党主
?
代
?
民主
?
。把民主权给予人< /p>
民,让人民享受宪法所赋予的民主权利的充份保障。
”
在大字报《呼声》中,王存心还呼吁:
“
取消共产党在政府中的特权。领导权属于人民
群众自己挑选的领导者
(不要自封)。
”
生物系学生蒋兴仁在大字报写道:
“
< p>党把自己的领导
强加于人民
……
既不让人民选择,更 不许人民有另外的选择对象
……
不让竞争,排斥异己,
5
不能不使人怀疑是不是有自私的目的。
”“
先基本决定了才让大家举手的民主是形式主义的假
民主,是带有独裁性的
。
……
不论大小由党领导一切事务
“
先已决定,不 许反对,没有竞争
是假民主。
”
物理系、数学系的大字报 中还有这样的意见:
“
人民代表大会选几个人圈定几个
人
,不时行竞选,不民主也不够味。资产阶级民主的旧形式如两院制、两党制、竞争、相互
争辩,应当可以加以利用,加进新的内容,为社会主义民主服务。
”“
应当让候选 人到选民中
说明自己的主张。
”
新闻系王国乡同学写了大字报《北 京大学民主运动纪事》,他提出:
“
社会主义的灵魂
是平
等民主自由,
没有这,
社会主义就会枯萎。
”
他向 同学呼吁:
“
有头脑的人,
不要那样想,
以为民主是谁给你的恩赐。不,
不是的,这民主是我们自己争来的──里面,
还搀 和匈牙利
人流的血液。
”
物理系学生谭天荣在集会中发言说:
“
我们要研 究的是三害(当时中共宣布整风,是要
整掉主观主义、
官僚主义、
宗派主义,
简称
“
三害”
──丁注) p>
的根源,
历史走向何方
”
,
“
(
我)
毫无保留的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对其它的一切都要探讨和怀
疑
……”
哲学系学生叶于生提出
建议:
“
让现存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有同等的活动机会,同等竞争。
”“
严 格地、
具体地规定共
产党在政权机关中的地位。
”“ p>
整风完了用什么保证三害不再发生呢?必须改革制度。
……
我
认为必须从大的方面着手,比如我们的政治制度、选举制度、工厂管理制度、法制等等。
”
四月间发动鸣放运动时 ,
毛泽东曾将各党派负责人和无党派知名人士请到天安门城楼开
座谈会时
,蓄意迎合那些人士的心理,说:
“
教授治校恐怕有道理。是否分成两个组织,一
个校务委员会管行政,
一个教授会议管教学。
”“
学校党委制恐怕不合适,
要改一下。
(职权)
应
当集中在校务委员会和教授会。
”
北大物理系学生严仲强张贴了一张大字报《疯子 的话》,
呼吁
“
取消党委制,一切权力归校行政、学生会 、班会。
”
五、情绪激烈的鸣放
鸣放期间的北京大学,
有的学生持脸盆在路边敲几下,
等人们聚拢来,
便发表演说抨击
时政。五月二十九日,学生们组织
了
“
百花学社
”
,成立
“
黑格尔-恩格斯学派
”
。六月二日,
部分学生组成
“
北大访问团
”
,到天津南开大学等学校去串联、 点火。他们不仅搞演讲,还创
办了刊物《广场》、
《接力棒》,将他们的 文章编成
“
北大民主接力棒
”
寄发全国各大专院校 。
他们主张
“
开展自下而上的民主运动
”
,
“
争民主、争自由、争人权
”
。 据当时上海《文汇报》
的报导
《北京大学
“
民主墙
”
》
介绍,
北大学生辩论的问题有: p>
要不要取消教条主义的政治课?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