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就业情况-华中师范大学就业情况
江苏大学是
2001
年
8
月经教育 部批准由原江苏理工大学、
镇江医学院和镇江师范专科学校
合并组建的以
工科为特色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
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
硕士学位授予权 p>
的高校之一。
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
1902
年晚清名臣张之洞在南京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
2002
年
< p>5月,江苏省委、省政府为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江苏大学等
9
所从三江师范学堂
发展而来的高校隆重举行办学百年庆典,并赠鼎纪念。
学校座落在风景秀丽的江南著名历史文化名城
——
江苏省镇江市,占地面积
3045
亩。
学校现有教职工
4700
余人,
其中教授
320
余人,
特聘两院院士
7
人,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
教授
1
人,国家杰出青年基 金获得者
2
人,
“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
国家级人选
7
人,江苏
省
“333
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
”
首席科学家
1
人,
博士生指导教师
180
余人。
< p>全日制在校学生
42000
余人,其中研究生
720 0
余人。拥有
8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9
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
学科,
42
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
35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167
个硕士学 位授权点,
2
个
国家重点学科,
1
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3
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
3< /p>
个江苏省一级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
4
< p>个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13
个江苏省重点学科。拥有国家工
程技术研究中心
1
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
个。拥有
26
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和
MBA
、临床医学、会计、农业推广 、资产评估、应用统
计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
“
十一五
”
期间,科研经费总量达
11
亿元,其中纵向经费
3.29< /p>
亿元;获得一批国家杰出
青年科学基金、
“
十一五
”
重大科技专项、
“863”
重点项目等高 层次项目,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
217
项、国家社科基金
17
项;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
5
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
奖
1
项;获部、省级科 研成果奖
130
余项;三大检索收录论文
3300
余篇;专利申请与授权
总数分别为
1300
余件和
630
余件。
2010
年,
学校发明专利 申请量居全国高校
35
位,
有效
发明专利
量列全国高校
47
位。
学校办学特色鲜明,
工科优势明显,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积淀形成了
“
秉承为农服
务办学传统,坚持走工科院校为农服务道路
”
的鲜明特色,构建了工科、生命医药 、理学、
经管、人文五大学科板块,形成了重点突出、交叉渗透、板块联动、优势互补的
综合性大学
学科格局。
学校秉承
“
博学、求是、明德
”
校 训,牢固确立学位和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地位,始终坚持
把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作为根本目标,
不断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
优化人才
培养模式,构筑人才培养新高地;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推行科技体制改革,
走产学研联合培养道路,
为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提供强力支撑;
广泛开展国际 学术交流与
科技合作,
与三十多个国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关系 ,
并与多所国外高校签署了长
期合作协议,做到研究生培养国际化;加大
设备投入,加强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
积极构建
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好评,
《人民日报》、
《中国教育报》等
曾作专门报道,
2006
年、
2007
年 、
2008
年连续三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09< /p>
年、
2010
年又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
构建复合载体、强化工程能力、培养创新
型工学研究生
”
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研究生就业率保持在
97%
以上。
学校研究生处被评为
“
全国学位与 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
”
。
展望未来,
江苏大学全体师生正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p>
以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为契机,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秉承
“
博学、求是、明德
”
校训,紧紧围绕
“
提升内涵,强化特色
”
发展主题,坚持教学质量、拔尖人才、强势
学科、自主创新
“
四个优先
”
的办学理念,解放思
想,改革创新,为把学校建成工科特色更加鲜明,若干学科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多学
科
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
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在本门学科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 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具
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
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学专门人
才。
二、招生方式
1.
普通招考:
江苏大学面向所有符合报考条件 的已获得硕士学位人员、
应届硕士毕业生
及同等学力人员进行公开招考选
拔博士生的招生方式。
2. p>
硕博连读:
江苏大学从本校已完成规定课程学习且成绩优秀,
具有较强 创新精神和科
研能力的在学硕士生中择优遴选博士生的招生方式。
拟按硕 博连读方式选拔的在学硕士生需
根据相关规定提出申请,并通过博士生入学考试,被录取
后才能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
三、报考条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 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
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2.
已获国家承认硕士学位的 人员;
全日制应届硕士毕业生
(最迟须在入学前获得硕士学
位);获得国家承认学士学位后满
6
年或
6
年以 上(从获得学士学位之日算起到博士生入
学之日)
,
并达 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同等学力考生只能报考与本科毕业专业相
同或相近专业的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研究生;
江苏大学学术型在学硕士可申请硕博连读,
但
是第一学历须为本科或本科以上,且最后学位须为学士或学士以上。
3.
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4.
报考国家计划内博士生考生的年 龄应不超过
45
周岁;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博士
生考
生的年龄不限。
5.
< p>有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
的书 面推荐
意见。
6.
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按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规定办理。
7.
同等学力人员除符合上述
1
~
5
所规定的条件外,还须具备以下条件
:
已取得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修完
6
门以上报考专业硕士研 究生课程(其中至少要有基础理论或专业基础、专业课
各两门学位课程),且成绩合格(
成绩单加盖研究生培养单位公章);
近
5
年,在本学科或相近学科的国家核心期刊上 发表过第一作者学术论文
3
篇以上,
或完成过部、省级鉴
定的科研课题(前三名),或正在主持部、省级以上科研课题,或已获
过部、省级以上科
研奖励(有个人证书)。
8.
在科研工作方面成绩突出,
成果显著,
或在经济或其 它相关管理部门作出突出贡献,
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特别显著,
上述条件 可适当放宽,
但须经研究生处审核后,
报主管校长
批准。
9.
考生须征得所在学习、工作单位同意才可报考。应届硕士毕业生、硕博连读在学硕
士生考生,
报名前须征得硕士学习所在单位同意
(相关申请表可从我校研究生处网 站下载)
。
报考类别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
在劳动合同 中服务年限内的在职人员考生,
报名时须提供
工作单位人事部门同意报考
的介绍信。
考生与所在学习、
工作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纠纷而造
< br>成考生不能被录取的后果,招生单位概不负责。
四、报名时间及程序
步骤
1
< p>:网上报名(开始时间:
2011
年
11 p>
月
1
日,
截止时间:
2011
年
12
月
31
日)
(
1
)考生按要求进行网上报名。我校使用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复旦大学胡玉洁-复旦大学胡玉洁
聊城大学最好的专业-聊城大学最好的专业
大连海事大学函授站-大连海事大学函授站
厦门大学博士录取名单-厦门大学博士录取名单
吉利大学是几本-吉利大学是几本
卡尔顿大学排名-卡尔顿大学排名
广州大学成人教育-广州大学成人教育
德克萨斯基督大学留学-德克萨斯基督大学留学
-
上一篇:江苏大学简介
下一篇:江苏大学校级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