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 寒门学子-清华大学 寒门学子
大学生工业设计实习目的
大学生工业设计实习目的范文
前言
< /p>
通过十天的上海,杭州,乌镇的专业实习,我的感触颇多,因为
时间紧,任
务多,匆忙的游历也没有多少时间思考,始终以一种新奇
的心态去认真的感受,这种实习
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是一定的,读万卷
书,行万里路,对一个的成长是很有裨益的,特别是
能够和生活了几
年的大学同学一起去感受现代与古典的震撼,是一种终生难忘的经历。<
/p>
一、实习目的
< p>通过对上海,杭州,乌镇的实地参观考察,看展览,听讲座,提
升工业设计专业学生
的的设计眼界与审美品味,在传统文化与现代艺
术中寻找一种平衡,为中国现代工业设计
注入新鲜的设计新动力。
二、实习时间
< p>20xx
年
7
月
5
日
-20xx
年
7
月
15
日< /p>
三、实习地点
上海,杭州,浙江乌镇。
四、实习单位和部门
上海大众汽车股份公司汽车三厂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上海外滩
上海城隍庙
上海八号桥艺术仓库
上海规划设计馆
上海美术馆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
中国美术学院本部
杭州灵隐寺
杭州西湖风景区
杭州丝绸博物馆
杭州宋城风景区
浙江桐乡市乌镇风景区
五、实习内容
< p>20xx
年
7
月
5
号,我们早 早的做好出发的准备,对这次实习一开
始我充满了矛盾的心理,即对出去走走看看充满向
往,因为家庭经济
状况不是很好我对这次的实习的收获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其实对个<
/p>
人成长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每个人都无法摆脱环境的依赖,
一定水准上是环境塑造了人,去亲自感受下不同的地域文化是对一个
未来设计师的历
练,从上海的国际大都市的繁华到乌镇江南水乡的恬
静的巨大的反差让我们体会了传统文
化与现代艺术的碰撞与融合,了
解前言的时尚设计资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我们这个伟大
民族
文化精髓,一味的崇 洋的设计路线是没有底蕴的,从设计师做起,
树立一个民族的文化自尊心,也是以后物质
文明发达后,人们再追求
精神自我实现文化需求,中国的设计能够走向世界最低的文化底
线,
在上海看到环球世贸大厦象一把剑插在上海的中心,看看上海那个样
子,
用十年走完 了资本主义国家五十走完的路程,不过在文化品味始
终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文化自尊心,这
个国际大都市在文化建设上感觉
很
空,从多次上海问路的爱答不理从侧面我看到了上海在精神层面建
设和北京有很大的差别
的,我以前在北京生活过两年,那里有深厚的
底蕴,在精神文化建设是全国任何一个城市
无法比的,一个人,一个
学生,要是有了大境界,大
的 眼界,首先在意识形态里有个宏观的自
信,搞工业设计不能盲目自信,也不能盲目自卑,
不能做井底之蛙,
如果一个致力于设计是要走出去看看,看看上海的卖场,生产商家,<
/p>
消费者都在推崇洋货,国产的东西太少我们的民族的东西,在上海南
京路我在一个卖场问一个海尔专柜的一个最新推出的冰箱的设计是谁
设计的,外包设计
,德国设计,我问德国设计和国人设计的区别是在
那里,她回答我说国人设计的太小气,
基本面向中低消费者,也许她
没有说实话,但是骄傲的日耳曼民族绝对不是三头六臂,而
是他们形
成一个设计风格,简约,耐用的风格,国产货几乎成了二流产品的代
名词,而中国又是世界的加工基地,好多世界品牌都是中国人造的,
中国人
的中庸无处不在,什么都是差不多就行了,除了现代工业设计,
中国的绝大部分行业缺乏
创新,在杭州丝绸博物馆听到这个信息,英
国厂商在浙江买了优质的半成品回去后实行加
工,加上创意高雅的图
案,然后以十倍的价格买给中国消费者,当前中国的厂家丝毫没有
品
牌的忧患意识,做的是生意,而不是事业,在上海的大卖场里,稍微
< br>好点产品就说是外国人设计,实习的感触是好多人有很深的民族自卑
感,中国的仿
造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但是我们可不能够把
日本优秀的从欧美学习产品的经验
再加上大和民族自负独特的东西而
成功实现民族工业腾飞的优秀精华施行拿来主义,也加
上中国几千年
的文化内涵,形成中国设计的风格,中国的产品太缺乏个性了,一个
民族的个性,而设计师只关心他的薪水,绝大部分都是客户说怎么改
就
怎么改,而外国的设计师宁愿不做这单生意,也不会降低自己的设
计品味的精神诉求,所
以这种恶性循化,所以也使中国的设计师二流
化了,而有海外熏陶背景的工业设计师现在
很抢手,其实也不是外国
的月亮比中国圆,也许是好的环境熏陶了一个设计自尊心,贝韦
铭就
是一个很好的典型,
在浙江的时候,我一直在 想为什么浙江人能够是全国最富庶的省
份之一,就像温州人的务实,精明,其实一个地区
的人们是一种性格,
一种共同的人文品质,在杭州要说你是农民那一定是财富象征,其实
我们实习的目的是让我们多感受,多看看,多经历,这些东西是书本
上学不到的东西,在杭州我也发现杭州的城市颜色是一种古典的灰色,
看起来很古老
有现代,给人一种恬静的感觉,的确有种苏杭象天堂的
感觉,而且城市也有一种氛围,一
种典雅,古朴,现代的感觉,平时
乱扔东西的我也要走几十步把垃圾仍到垃圾箱。文明也
需要氛围。
到杭州第一站 我们就是游西湖,因为有一辆旅游车坏了,我们是
第一天游的杭州西湖,座在古典的船里
,同学们都疯狂的拍照,杭州
西湖,是一处以秀丽清雅的湖光山色与璀璨丰蕴的文物古迹
和文化艺
术交融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她以秀丽的西湖为中心,三面云山,中涵
碧水,面积
60
平方公里,其中湖面为
5.68 p>
平方公里。沿湖地带绿荫
环抱,山色葱茏,画桥烟柳,云树笼纱,逶迤群山之
间,林泉秀美,
溪涧幽深。
90
多处各具特色的公园、风 景点中,有三秋桂子、六桥烟
柳、九里云松、十里荷花,更有的“西湖十景”以及近年来
相继建成
开放的十多处各具特色的新景点,将西湖连缀成了色彩斑斓的大花环,
使其春夏秋冬各有景色,晴雨风雪各有情致。
西湖十景是苏堤春晓
、
曲苑风荷
、
平湖秋月
、
断桥残雪
、
柳浪闻莺
、
花港观鱼
、
雷峰夕照
、
双峰插云
、
南屏晚钟
、
三潭印月
西湖十景各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 西湖胜景精华,
但是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三潭印月和花港观鱼了,那西湖里三个潭,
p>
我好奇古人是怎么把这样优美潭建在湖中的
?
还有那些红鲤鱼 也非常可
爱,一拍手就会过来一大群的,听导游说了个长桥不长,梁山泊与祝
英台常走的桥不长,断桥持续,白娘子与许仙常走的桥不是断开的,
很有意
思,还听导游说雷锋塔倒塌的趣事,是因为当地的男人为了镇
住妻子,都去挖砖到自己的
家里,时间久了就塌了,不过后来重建的
雷峰塔还装上电梯,感觉不伦不类的。
第二天我们参观了中国美术学院,世界美术院校排名第九,我有
一种差别丝丝自卑的感觉,在这种优美环境中学习设计一件很快乐的
事情,
p>
我们参观的浙江大学
(Zhejiang University)
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
重点大学,是一所基础坚实、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居于国内一流
水
平,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中国高等学府,是国家“985
工程”重点 建
设的九所重点大学之一。学校的前身求是书院成立于
1897
年,是中国
人自己创办的第三所新式高等学堂。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以<
/p>
严谨的“求是”学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以执著的科学创新精神创
造出了丰硕成果,蜚声海内外,曾被英国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
桥”。竺可桢、马寅
初、苏步青、钱三强、王淦昌、贝时璋、陈建功、
谈家桢、梁守槃、李政道、路甬祥等学
者都曾在校工作或学习。学校
校友中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有
140
余人。
< /p>
在浙大玉泉校区的竹林里休憩,惊叹杭州这个城市的环境保护搞
的这么好,
如临仙境,也感受了这个高校的低蕴。
< /p>
参观了杭州的灵隐寺,感受一下千年古刹的独特魅力,飞来峰,
济公活佛,
一线天,众多的石刻壁画与雕塑,历历在目,宋城的大型
实景话剧美伦美奂,终生难忘。
在丝绸博物馆,解说员详 细给我们介绍个丝绸的鉴别方法,看了
一下古代丝绸品的手工机织现场表演和丝绸时装的
模特表演,虽然没
看懂手工机织的原理,但是中国传统的文化技术能够很好的继承下来<
/p>
是很欣慰,至少我们对的起勤劳聪明的华夏民族的祖先,好的东西一
定要代代相传下去,这样才不会迷失在世界民族之林里。
在龙井茶的茶庄里,第一见识到正宗的龙井茶,在展厅里我们听
着解说员耐心的解说,了解了龙井茶的历史,制作过程,龙井茶的冲
泡方法,知
道了吃茶就是把茶叶也吃掉,了解了怎么辨别龙井茶的种
类,丫头茶,姑娘茶,嫂子茶的
价位和识别方法和生产方法,很不好
意思,就在那时我才知道龙井茶是直的,成条状,还喝了两大杯甘甜
香醇的龙井茶。<
/p>
在去乌镇的路上我们参观了 杭白菊的生产和销售基地,听了杭白
菊的来历,药效,虽然我不喜欢喝菊花茶,但是我还
是学一点关于杭
白菊的知识。
在乌镇旅游景区参观的时候我惊叹居然有保存这样好的江南水乡,
想起了满文军的梦里水乡那首歌,仿佛回到了千年以前的岁月,诗情
画意,在
那个官桥和商桥感觉很有意思,绝大部分人都走的商桥,我
们紧跟着导游,她给我们介绍
说:“乌镇地处桐乡市北端,西临湖州
市
,北界江苏吴江县,为二省三市交界之处。陆上交通有县
乌镇是
一个有
1300
年建镇史的江南古镇。十字形的内河水系 将全镇划分为东
南西北四个区块,当地人分别称之为“东栅、南栅、西栅、北栅”。
p>
以其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跃成为中国的古镇旅
游胜地”因为时间很紧,只给我们两个小时的时间,印象最比较深的
是
江南百床馆,江南民俗馆,还有那个三百酒作坊了,
在百床馆这些雕工精美、历史悠久的古床在江南百床馆里可谓目
不暇接,它们有的雕工精湛、风格独特,有的装饰华丽、豪华气派,
无一不是江
南木床中的精品。不由人不由衷地感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
深。同时它们也从一个侧面反映
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高超工艺,对艺术
的感悟及对结构造型的丰富想象力。看百床馆,并不
在于穷究其到底
能收容下多少数量,而在于细细品味那一张张床上所加载的丰厚历史
p>
与生活内涵。或求平安、或求多嗣……当床也能被如此雕琢的时候,
人一定是平和与幸福的,这就是古老中国人的心境。
其次就是乌镇名人辈出了
,近、现代更有文学 巨匠茅盾、政治活
动家沈泽民、银行家卢学溥、新闻学前辈严独鹤、旷代清才汤国梨、<
/p>
农学家沈骊英、漫画家丰子恺、作家孔另境、海外华人文化界传奇大
师孙木心……他们从乌镇走出去,胸怀水乡的博大、聪慧,在中国和
世界历书写了永不
磨灭的浓彩重墨
;
也曾有无数文人墨客倾慕于乌镇之
风华
绝代,游学或寓居于此。如中国山水诗派开创者谢灵运、齐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