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卓然-北京师范大学卓然
附件: 江苏省教育厅文件
苏教高〔2007〕5号
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
立项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普通高等学校:
u3000u3000为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
改革工程"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精神,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
力,根据"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总体安排,我厅决定在全省高等学校中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
训练计划立项申报工作。现将《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实施方案(试行)》印发给你们,并就2
007年立项申报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u3000u3000一、立项原则
u
3000u30001. 注重过程参与。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的实施更加注重实践创新研究过程。引导学生
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实验实训、组建实验实训设备、实施实验实训、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撰写总
结报告等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
u3000u3
0002. 注重实践创新。鼓励学生结合学科专业,从自身所长与兴趣出发,积极参与实验实践活动,在探索、
研究、创新的实践训练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u3000u30003. 注重切实
可行。训练计划重点资助思路新颖、目标明确、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可靠的项目。
u3000u3000二、资助对象
u3000u3000训练项目申请人为全省普通高等学
校的本、专科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项目主持人不超过2人。训练项目不限学科专业,根据学生兴趣在一定范围选
题(选题范围详见附件一)。训练项目请勿与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重复。
u3000u300
0三、立项数量
u3000u30002007年首批遴选确立1000个项目(包括个人项目
和团队项目),其中本科600项,高职高专400项。鼓励学生跨学校、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创新团队
申报项目。
u3000u3000四、经费资助
u3000u3000省教育
厅对正式立项的训练项目给予经费资助。学校按照不低于1:1的比例进行配套。经费由学校代管,由承担训练项
目的学生使用。如项目主持人不在同一所高校,省教育厅资助经费由具体负责项目申报的高校代管。
u3000u3000五、申报要求
u3000u30001.申报名额
u3000u3000参照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数分配申报名额。本科院校申报名额中包括推荐国家级项目的
名额(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仅含本科院校)。学校具体申报名额见附件二。
u3000u
30002.申报材料
u3000u3000(1)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
目申请表(一式十份)。
u3000u3000(2)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
申报学校情况表(一式十份)。
u3000u3000(3)学校推荐项目一览表(推荐国家级
项目与推
荐省级项目请分别排序,一式一份)。
u3000u
3000以上材料请同时报送Word格式电子版材料。
u3000u30003.申报时间与
地点
u3000u3000请学校于5月8日至10日将申报材料报至我厅高等教育处。报送地
点:江苏教育大厦15楼1519房间。联系人:张晓宁;联系电话:025-********;电子信箱:z
hangxn@。
u3000u3000附件:1.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
实施办法(试行)
u3000u3000u3000u3000u30002.
学校推荐名额
u3000u3000u3000u3000u3000u30003. 相关表
格样式
u3000u3000u3000u3000u3000u3000u3000u300
0u3000u3000u3000u3000u3000u3000u3000u3000u3000u300
0u3000u3000u3000u3000u3000u3000u3000二○○七年四月九日
<
br>
附件1: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实施办法(试行)<
br>
u3000u3000为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
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精神,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根据"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
与教学改革工程"总体安排,我厅决定启动实施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现制定如下实施办法:
u3000u3000一、实施目的
u3000u3000进一步推动高等教
育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
创新活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文化素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
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u3000u3000二、立项原则
u3000
u30001. 注重过程参与。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的实施更加注重实践创新研究过程。引导学生在导师的
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实验实训、组建实验实训设备、实施实验实训、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等
工作,不断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
u3000u30002
. 注重实践创新。鼓励学生结合学科专业,从自身所长与兴趣出发,积极参与实验实践活动,在探索、研究、创
新的实践训练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u3000u30003. 注重切实可行。训
练计划重点资助思路新颖、目标明确、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可靠的项目。
u30
00u3000三、资助对象
u3000u3000训练项目申请人为全省普通高等学校的本、
专科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项目主持人不超过2人。训练项目不限学科专业,根据学生兴趣在一定范围选题。
u3000u3000四、选题范围
u3000u30001.
有关教师科研与技术开发(服务)课题中的子项目;
u3000u30002. 开放实验室、
实训或实习基地中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与训练项目;
u3000u30003.
发明、创作、设计等制作项目;
u3000u30004. 专业性研究及创新项目,创业计划
与职业规
划创新项目;
u3000u30005.
社会调查项目;
u3000u30006. 其他有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项目。
u3000u3000五、立项数量
u3000u3000建设三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实
施体系,省级项目从校级项目中遴选产生,国家项目从省级项目中择优推荐。
u3000u30
00从2007年至2010年,每年组织一次遴选。以项目管理的形式,资助在校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
性实验实训,共资助5000个项目(包括个人项目和团队项目),其中本科3000项,高职高专2000项。
u3000u3000六、申报基本条件
u3000u30001. 申请人
品学兼优,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研究探索精神,善于独立思考,具备基本的科研素质与能力。
u3000u30002. 指导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负责全程指导学生进行实践
创新训练。鼓励行业、企业一线专家担任指导教师。
u3000u30003. 学校能免费提
供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所需的实验实训场地和仪器设备,支持学生完成训练项目。
u3000u3
0004. 学校有专人负责组织协调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活动,匹配经费到位,配套扶持政策完善,能够为学生
实施训练项目创造良好的环境。
u3000u30005. 优先考虑跨学校、跨院系、跨专业
、跨年级组建创新团队申报的项目。
u3000u30006. 同一学生五年内不能重复申报
同一题目的项目。
u3000u3000七、组织管理
u3000u3000
1.项目申报:以学校为单位,从校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中择优推荐申报省立项资助项目。
<
br>u3000u30002.评审立项:省教育厅在学校申报、专家评审、公示监督的基础上,正式确立省立
项项目,同时从中择优遴选推荐申报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u3000u30003.过程
管理:训练项目由学校具体负责组织管理,项目建设周期为1~2年,个别综合性团队项目建设周期可适当延长1
年。省教育厅建立"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网上交流平台",适时监督项目实施情况,加强学生
间的学习交流。
u3000u30004.验收考核:训练项目结束后,由学校组织项目验收,
并将验收结果和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成果精粹(每个项目3000字左右)报省教育厅。省教育厅将择优汇总
,推广宣传。
附件2:
学 校 推 荐 名 额
(本科院校,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
学校名称
推荐名额
其中推荐国家
项目名额
序号
学校名称
推荐名额
其中推荐国家项目名额
1
南
京大学
18
12
24
徐州师范大学
18
8
2
东南大学
18
12
25
南京财经大学
18
8
3<
br>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8
12
26
南京体育学院
8
4
4
南京理工大学
18
12
27
江苏工业学院
14<
br>6
5
河海大学
18
12
28
徐州医学院
12
8
6
南京农业大学
18
12
29
南京审计学院<
br>14
5
7
中国药科大学
14
10
30
南京工
程学院
14
5
8
江南大学
18
12
31
南
京晓庄学院
12
5
9
中国矿业大学
18
32
江苏警官学院
12
5
10
南京师范大学
18
12
33
金陵科技学院
12
5
11
苏州大学
18
12
34
三江学院
12
5
12
南京邮 电大学
14
10
35
徐州工程学院
12
5
13< br>南京林业大学
14
10
36
常熟理工学院
12
5
1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14
10
37
盐城师范学院
14
6
15
南京工业大学
18
10
38
盐城工学院
14
6
16
南京医科大学
12
10
39
淮 阴师范学院
14
6
17
南京中医药大学
14
10
4 0
淮阴工学院
14
6
18
南京艺术学院
12
841
淮海工学院
14
5
19
江苏大学
18
10
42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14
5
20
扬州大学
18< br>10
43
常州工学院
12
5
21
苏州科技学院
14
10
44
西交利物浦大学
2
1
22
江苏科技 大学
14
8
合计
642
358
23
南通大 学
18
8
学 校 推 荐 名 额
(高职 高专院校,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
学校名称
推荐名额
序号
学校 名称
推荐名额
1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10
39
南通农业职业技 术学院
5
2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10
40
紫琅职业技术学 院
4
3
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7
41
苏州市职业大学
7
4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7
42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 院
7
5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7
43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 术学院
7
6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7
44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 学院
7
7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
5
45
沙洲职业工学院
5
8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7
46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br>5
9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5
47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5
10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7
48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5
11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5
49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5
12
钟山职业技术学院
4
50
硅湖职业技术学院
4
13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
4
51
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4
14
金肯职业技术学院
4
52
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
4
1 5
应天职业技术学院
4
53
苏州港大思培科技职业学院
5
1 6
南京视觉艺术职业学院
4
54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5
1 7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7
55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5
1 8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4
56
民办明达职业技术学院
4
1 9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7
57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7
20< br>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7
58
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
7
21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5
59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5
22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5
60
炎黄职业技术学院
4
23
太 湖创意职业技术学院
4
61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7
24
无锡 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4
62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7
25
江 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
4
63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7
26
徐 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7
64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7
27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7
65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7
28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
4
66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7
29
镇 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7
67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7
30
江苏 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7
68
建东职业技术学院
4
31
金山职业技术学院
4
69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7
32
扬州市职业大学
7
70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7
33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5
71
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734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5
72
宿迁职业技术学院
5
35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
4
73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
7
36南通职业大学
7
74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5
37
南通航运
职业技术学院
7
75
合计
429
38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7
附件3: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
划项目申请表
项目名称
项目所属
一级专业
门
项目所属
二级专业类
项目实施时间
起始时间:
年 月 完成时间: 年
月
是否推荐申报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
( )是 ( )否
申请人或申请团队
姓名
年级
学校
所在院系、专业
联系电话
E-mail
主持人
<
br>
成 员
<
br>
导 师
姓名
年龄
单位
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
主要成果
一、申请理由(包括自身
具备的知识条件、自己的特长、兴趣、已有的实践创新成果等)
二、项目方案(包括项目的训练目标、前
期准备、组织实施、过程管理、实践环节、教师指导、项目结题等)
三、学校提供条件(包括项目开展所
需的实验实训情况、配套经费、相关扶持政策等)
四、预期成果
五、经费预算
六、导师推荐意见
签名:
年
月 日
七、院系推荐意见
u3000u3000u3000u3000u3000u3000u3000u
3000u3000u3000u3000u3000u3000院系负责人签名:
学院盖章:
年 月 日
八、学校推荐意见:
学校负责人签名:
学校公章
年 月 日
注:表格栏高不够可增加。
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
申报学校情况表
学校名称
学校主管部门
联系人
姓 名
性
别
行政职务
电 话
办公电话:
移动电话:
电子信箱
学校项目管理办法(项目申报、遴选推荐、过程管理、组
织保障、项目验收、经费管理等)
<
br>学校扶持政策和经费资助
学校负责人签字:
学校公章
年 月 日
注:表格不够
可另增加。
学校推荐项目一览表
学校名称
推荐
排序
推荐项目名称
项目主持人*
项目所属一级专业门
项目所属二
级专业类
导师
姓名
是否推荐国家级项目
项目起始时间
项目完
成时间
姓名
专业
<
br>
<
br>
<
br>
<
br>
<
br>
<
br>
注
:1.项目主持人为两人时,
请按顺序填写主持人姓名和专业。
u3000u30002.推荐国家级项目和推荐省级项目请
分别排序。
u3000u3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