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大学1002010四川大学考研复试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1-29 10:33
tags:

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2020年11月29日发(作者:柴宝成)



一、化学反应工程


1

、什么是反应速率,什么是反应速率方程?写出定义式,单位。


2

、写出测定一个全混流反应器的停留时间的测定方法和计算步骤。


3

、什么是放热反应的定态操作?写出其定态操作条件。


4

在一定温度下一级不可逆反应,

一 个间歇反应器中反应

30min

时,


其转化率是

50%

在化工中,

一个釜式反应器中,

要 求转化率达到

70%


时,求平均停留时间。




二、化工热力学


1

、状态方程有哪些类型,举例并找一代表说明。


状态方程是表征

流体压强、

流体密度、

温度

等三个热力学参量的函数关系式 。

不同流体模


型有不同的状态方程。它可用下述关系表示

p=p(ρT)

U=U(ρT)

来表示,式中

p

为压强;

ρ


为流体密度;

T

为热力学温度;

U

为单位质量流体的内能。

完全气体的状态方程

p=ρRT


式中

R< /p>

为气体常数

;

R=287. 14m2/(s2K )

比热为常数的完全气体的状态方程

U=Cv T


式中

Cv

为定容比热。


P=pRT

:物质在平衡状态下

p

V

T

关系的数学方程



[1]


2

、二组分溶液,若已知一组分的逸度和 组分含量,如何求另一组分


的逸度?


3

、低压下,由气液相平衡关系测得{

P

y

x

T

,如何由提供的这< /p>


些数据算出活度系数。


4

、真实 溶液在反应器中,经过绝热变化后,熵变

S


G


= -13000J

,判断


此过程的可能性。





三、化工原理


用泵从敞口池里输送液体到化工 厂,流量

180

/

年,化工厂与敞口

< p>
池水平面垂直高度差为

18m

管路长

180m(

包括当量长度

)

化工厂出



1

.

5

?

10


5


Pa(

)


?

159

?

4

.

5

mm



?

108

< p>?

4

mm



1000


kg

< br>m


3



0

.

001

Pa

?

s< /p>



?


?


0

.

3614


泵的效率为

65%


0

.

25


Re


计算用两种管道输送液体需要做多少外功?


计算用两种管道输送时泵的实际功率和它们的差值。

< br>假设管道能够使用八年,每年使用

7200h

,设备费用大直径比小直径< /p>


多花

35

万元,请问选择哪个管路比较合理。




四、化学过程工艺学


从矿渣中分离提纯一些有用的物质出来




五、翻译题


包括英 翻汉(三个小题)

,和一个汉翻英(一个小题)






面试问题


1

、化学工艺和化学工程的区别

?

2

、质量作用定律在什么情况下用摩尔浓度,什么情况下用活度?举


一个理想溶液和非理想溶液的例子。


3

、在什么情况下用活度和逸度?

4

、精馏塔底还是塔顶端温度高,怎样是塔釜底温度升高?


5

、原油怎么分离,塔顶,塔底产品是什么,原油是牛顿还是非牛顿

流体?什么是牛顿流体?举一个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的例子。


6

、精馏塔怎样设计?设计步骤


7

、煤层气中含有

CH


4


、< /p>

H


2


S

O


2


因有

O


2

< br>故吸收塔的操作压力


?

P


不能太


高,如

3 kPa

,设计一个吸收塔,出去气体中毒

H


2


S


8

、吸收塔为什么装有底阀?原理是什么?


9

、设计一个吸收塔,测定体积传质系数。


10

、换热器串联和并联,哪个好?为什么?





1.


1

、化学工程偏向反应器和反应过程的物理量比如能量、温度、速率< /p>


的控制。


化学工艺偏向产品的制备

比如石油加工、功能材料等等。


2

、化 学工程——是研究化学相关领域“共性”的理论,如化工热力



动力学

流体力学

单元操作等等

,

具有一般普遍的适用性;


化学工艺——是研究化学相关领域“个性”的理论,如煤工业

盐工


无机工业

硅酸盐工业

精细化工品

,

具有特殊的应用性

.


现在的大学本科都把这两个专业合并了,具体来说的话:


工程就是解决动力学和热力学问题,比如厂房、设备、装置对化学反


应的影响 ,所以化学工程多数研究反应器,精馏塔,搅拌机等装置问


题。有点像硬件设施。


工艺则是配方、

配比、

反应时间、

< p>温度、

压力等等,

比较软件的东西。


化学工程

偏向于设备、放大、模拟及工程设计。


化学工艺

主要是工艺最佳参数研究、工艺可操作性、安 全及环保方


面的研究。


2

活度 是较为重要的热力学量,为了要使实际溶液能服从由理想溶


液所得的规律(如拉乌尔定律 、享利定律、质量作用定律、分配


定律??)

,一定要用活度代替浓度, 所以也可以把活度理介为该


物质的有效浓度。



理想溶液

ideal

solution

s

)溶液中的任一组分在全部浓度范围内


都符合

拉乌尔定律

的溶液称为理想溶液。


3


活度来计算真是溶液与理 想溶液的区别以及那些目前尚无法计算的


一切量。

活度是组分的有效浓度(或称热力学浓度)

。组分的浓度必须用一系



数校正,方能符合于若干物理化学定律(例如质量作用定律、拉乌尔

定律、亨利定律、分配定律等等)

,此校正系数称为活度系数。


[2 ]



逸度即为有效压力



逸度

Fugacity

在化学热力学中表示实际气体的有效压强,

f


示。

逸度定义的出发点是化学势与理想气体的压强的关 系。

它等于相


同条件下具有相同化学势的理想气体的压强。


逸度的定义是:

dG)=R*T*d(ln f)


f

就是逸度

,

它的单位与压力单位相同< /p>

,

逸度的物理意义是它代表了体


系在所处的状态下

,

分子逃逸的趋势

,

也就是一本物质迁移时的推动


力或逸散能力

.


活度的定义式:

a=f1/f0


a

< p>是活度

,f1

是溶液某一组分的逸度

,f0

是 标准态时的逸度

.

所以溶液


中某一组分的活度就是该组分 的逸度与其在标准态时的逸度之比值

,


式子中选取与溶液同一温度、同一 压力下纯组分作为标准态

.



5

。分馏

原油是非牛顿流体。牛顿流体:水,血浆,沥青


非牛顿 流体:血液,原油,淋巴液,


纸浆、油漆、油墨、牙膏。




8


底阀的作用:阻断,便于管路和泵的检修;防止塔底物料抽空,维持塔底


液位。



如果塔底抽出管线及机泵出现问题,可以利用该底 阀隔离出工艺系统和塔


系统,不然还要将塔内介质都要排光,主要是便于检修使用




9.

1

-

10

< p>~

15%

mol%


吸收剂,

气液两相在填料吸收塔内作逆流接触。

(< /p>

2

改变吸


收剂流率

L

,在稳定操作条件下测定气体进出口浓度

1


y


2


y


,计算组分回

< br>收率


?


和吸收传质系数


Kya< /p>



Kxa


3

)改变吸收剂的进口温度,稳


定操作后测定气体进出口浓度

1


y


2


y


计算组分回收率


?


和吸收传质系数


Kya



Kxa



10.


采用一台设备时若直径、面积很大可以考虑两台或多台并联


还用一种可能是防止换热器出现故障系统停车,采用两台换热器并联

< /p>


单台按总负荷的

75

%设计,

一台出现问题 时,

另一台可单独运行,

并能带


到总负荷的

75


对于串联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

< p>、管壳程流速选择合理,但传热温差太小所需要的换热面积很大


根 据适宜的流速确定了设备直径后所需要的换热管长很长,可采用串联结



但串联的台数不能太多,一般不超过

3


2

、多管程结构,采用一台时温差修正掉太多,可采用串联结构


3

、介质完全冷凝后还需要过冷很多,一般需要在冷凝器后串联 一台冷却




这种情况下两台换热器的规格一般不一样


并联和处理量有关,串联由换热要求决定




串联优点是:可以防止偏流,提高换热器的工作效率;


缺点是:处理量小。


并联优点是:处理量大;


缺点是:容易产生偏流,降低换热效率。

以上分析,在选换热器的设计阶段还是选大一点的换热器,串联好。


主要看是工艺情 况、制造情况定














空军工程大学校长-空军工程大学校长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班-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班


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电话-南京大学研究生院电话


浙江财经大学社团-浙江财经大学社团


暨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暨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大学生旅游创业计划书-大学生旅游创业计划书


张学新 复旦大学-张学新 复旦大学


清华大学苏世民项目-清华大学苏世民项目



本文更新与2020-11-29 10:33,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14604.html

2010四川大学考研复试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