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辅导员第一次班会-大学辅导员第一次班会
真题简答题和计算题
2010
年
1.
简述地方病的体征。
①该地区的各类居民,任何民族其发病率均高;
②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的人群中,该病的发病频率均低,甚至不发病;
③迁入该地区的人经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与当地居民一致;
④人群迁出该地区后,发病率下降或患病症状减轻或自愈;
⑤除人以外,当地的易感动物也可发生同样的疾病。
2.
简述我国艾滋病的流行特征
①
AIDS
疫情仍呈上升趋势;②流行地区广泛,地区差异大,疫情主要出现< /p>
在农村和经济不发达地区;
③三种传播途径并存,
吸毒和性 传播是新发感染的主
要途径;④
AIDS
发病及死亡情况 严重;⑤
AIDS
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⑥
存在<
/p>
AIDS
疫情进一步蔓延的危险。
3.
举出至少三种流行病学研究中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
在研究设计阶段,
可采取随机化、
配比和限制进入的方法 进行控制,
使混杂
因素在研究分组中分布一致,
从而不会 干扰暴露因素对结局的影响;
在分析阶段,
可通过标准化率、分层分析以
及多变量分析控制混杂偏倚。
5.
以高血压为例,简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策略
答题要点:①先阐述高血压的危险因素;②再从两个层面:全人群(健康促
进与健康教育、社区参与)和高危人群(三级预防)来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③
再从公共卫生措施(如疾病监测和卫生监督)和临床措施(如筛检)针对性地采
取措施
。
4.
某锡矿中有采矿工人
20 00
人,某年有
3
名工人被确诊为肺癌,该地区同
时其的肺癌发病率为
15/10
万,计算相关指标并对结果进行解释。< /p>
6.<
/p>
某学者对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的关系展开一下研究,
研究组为
100
人胃癌
患者,健康人为
100
人,收集研 究对象是将病人和健康人的出生地年龄性别三
个因素限定为一致,得到以下研究数据(<
/p>
1
)请判断该研究是什么类型,限定生
地年龄性别因素是什
么目的(
2
)计算关联指标,并对该研究结果下结论。
(表
格手画)
2008
年
1.
简述现况研究和生态学研究的异同点
(现况和生态学研究的优缺点?)
相同点:<
/p>
二者都是描述性研究,
是对某一特定时间,
特定范围内的人群的某< /p>
疾病或健康状况的横断面研究。
不同点:
现况研究是以个体为单位收集资料并进行描述,
生态学研究则是以
群体作为观察,分析的单位,进行描述。
2.
简述影响疫源地范围大小的因素。
疫源地是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四周播散所能波及的范围,
即可能发生
新病例或新感染的范围。
疫源地范围的大小因病种而异,
主要取决于传 染源的存
在时间和活动范围、传播途径的特点以及周围人群的免疫状况。
4.
在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交叉设计多用于 何种情况,该设计有何优点?
交叉设计是对两组受试者使用两种不同的
治疗措施,然后相互交换处理措
施,最后比较结果的试验方法。
优点:
每例病人先后接受试验组或对照组的治疗,
消除了不同个 体间的差异;
随机分组可避免组间差异和人为选择偏倚,需要的病例数较少。
3.
用某筛 查实验筛查
1000
人,已知该筛查实验的灵敏度哦为
90% p>
,特异度
为
80%
,疾病的患病率为
20%
,试求该筛查实验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
p>
2007
?
2008
?
200 9
?
1.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 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几
类?共包括多少种传染病?
甲乙丙三类,
37
种。
2.
某地有
10
万人口,
某年因各种原因死亡
1000
人,
同年 该地共发生狂犬病
10
人,全部死亡,根据这些数据计算相关指标。 p>
3.
一项对
300
名乙肝病毒感染者和
300
名非感染着进行为期< /p>
10
年的乙肝病
毒感染和肝癌关系的研究发现,
名感染者中有
17
例在随访观察
3 p>
年时失访,
非感染者中同期有
18
人失访,感 染组和非感染组人群在随访观察
5
年时分别有
12
例和
10
例因患其他疾病死亡,感染组和费感染组人群在随访观察
8
年时分别
有
80
例和
30
例发生肝癌,计算相关指标并解释含义。
4.
某口服避孕药和血栓栓塞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如下:
血栓栓塞病例
合计
服避孕药
未服避孕药
对照
服避孕药
10
13
23
未服避孕药
57
95
152
合计
67
108
求:
OR
,并作卡方检验及< /p>
OR
可信限,并做出相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