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地铁站-北京科技大学地铁站
刚上大学的时候,我的家人希望我能考研,因为我的本科学校很普通。
当时,
我并没有想过。
直到这几年的学习,
出于自 身对专业课的兴趣越来越
浓厚,
想要继续深入系统的学习,
而我们本科对专业课的学习知识一点皮毛,
是
远远不够的!
怀着专业的热爱,
我毅然决定考研,
< p>在大三上册就开始准备复习。充满信心
地去下定决心做一件事情是做
好它的前提,
最开始自己像一只无头苍蝇一般,
没
有方向
。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查资料、看考研经验分享、问学长学姐,虽然这
个过程很繁琐,
但是我已经下定决心考研,所以无所畏惧!
对于考研来说最关键的就是
坚持。一年的考研时间,我想,对于这个词,我
是有很多话要说的。
< /p>
我以为自己是个能坚持的人,
但是考研这一年来,
真正让我 体会到了坚持的
不易!
正如很多研友的分享所
说,
考研谁不是一边想放弃一边又咬牙坚持着,
那些
坚持
到最后的人,都会迎来他们的曙光。
文章可能有点长,
末尾我也加了一些真题和资料的下载方式,
大家放心阅读
即可。
四川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初试科目: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301
数学一
951
信号与系统
考试大纲:
参考书目:
《信号与系统》奥本海姆的中译本,中文译者刘树堂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先谈谈英语吧
其实英语每什么诀窍,就是把真题读透彻,具体方法我总结如下:
第一,扫描提干,划关键项。
第二,
通读全文,抓住中心。
1.
通读全文,抓两个重点:
①首段(中心句、核心概念常在第一段,常在首段出题);
②其他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其他部分略读,有重点的读)
2.
抓住中心,用一分半时间思考
3
个问题:
①文章叙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文章中有无提到核心概念?
③作者的大致态度是什么?
第三,仔细审题,
返回原文。
(仔细看题干,把每道题和原文的某处建立联
系,挂起钩)<
/p>
定位原则:
①通常是由题干出发,使用
寻找关键词定位原则。
(关键词:大写字母、地
名、时间、数字等)
p>
②自然段定位原则。
出题的顺序与行文的顺序是基本一致的 ,
一般每段对应
一题。
一定要树立定位意识,每一题、每一选项都要回到原文中某一处定位。
第四,重叠选项,得出答案。(重叠原文
=
对照原文)< /p>
1.
通过题干返回原文:判断四个选项,抓住选项中的 关键词,把选项定位
到原文的某处比较,重叠选项,选出答案。
2.
作题练习要求:要有选一个答案的理由和其余三个不选的理由(高中的时< /p>
候大家都这样做的)
新题型和完形填空我也只复
习了真题中的,如果你觉得自己这块比较薄弱,
可以找对应资料练习。然后是作文,作文
其实两点,一是主旨,你要说什么,这
个平时要多多训练,拿到题后要迅速思考出题人考
查的角度是什么。
二是框架,就是所谓的模板,这个真的非常有用,比
如三段论排比开头,中
间论述三段比喻,
最后一段感叹句结尾,
等等。
我是最后一个月才开始看作文的,
如果你基础比较差,不建
议你这么做,风险较大。正常的话,应该在七月的时候
把作文真题都揣摩一遍,
同时买一本木糖英语的作文书,
每天看几篇图片,
思考
主旨。同时练习作文的框架结构。在
12
月之前可以每周练习三篇作文,看图 分
析主旨,写出框架,并完整的写出全文,形成一套自己的逻辑和考试步骤。
这样子,
当你考场上拿到题以后就会条件反射般的进行一系列的动 作:
分析
主旨,列出框架,开头中间段结尾用什么句式,然后合起来怎么
写等等。这样抓
住重点,才能最有效的利用时间。英语提前
15
分钟交卷,考了
76
分,这说明
我的英语复习方法
还是非常有效的。
英语说实话我没有怎么准备,
考前背 了一个作文模板,
做了几套真题就没有
啦,但是可以分析真题的规律,完
型填空,阅读理解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很多时
候只看选项即可选出答案,这个部分个人有
整理笔记,很多选项都是陪选而已,
根本不会成为正确答案,比如:态度题永远不会选择
indifferent
,而它却一直
持续出现来陪选,
可是终究成为不了正确答案,
有时候总结这种小技巧,
对应试 p>
还是蛮好玩哒!
英语的学习是应该贯穿考研始终的
,
从你决定考研的那一天起,
不论每天的
学习计划如何,
都应该或多或少的留些时间给英语,
哪怕只是背十几个单词或是
< br>做一篇阅读。在考研英语中,阅读所占分值最多,所以大家应花最多的时间、精
力
去攻克它,最后关于真题可以选用木糖的。
951
信号与系统专业课复习
专业课一般推荐至少复习三轮
~
友情提醒:
不同学校甚至不同方向的一轮复习都很有可能完全一样准备!
都< /p>
是踏踏实实看教材等等!
一轮就不要想这个学校重点是什么,凡是范围内都要精读!
一轮复习(
2~6
月)
巩固基础知识、结合辅导资料精读参考书籍
二轮复习(
7~9
月)
①
补充参考书的同类书、相关书籍
②
寻找目标学校的最近真题,根据不同题型给真题做个 分类(例:近年考
过
X
次周期性信号的频谱特点是离散谱 ,而非周期性信号的频谱特点是连续谱。
周期信号的频谱包括幅度谱和相位谱。
周期信号频谱的特点包括离散性、谐波
性和收敛性,
< /p>
分别以什么形式出过
a
、
b
、
c
题目)根据自己做的真题分析做一
个统计表,按照常考的频率
不同划分出重点的章节、知识点和概念。
三轮复习
(
10~12
月)
①根据参考书和研教新版的习题集,
把二轮复习中整理出来的重点章节、
知< /p>
识点和概念重新再梳理一遍,
理解并记忆相应的体系和解释,
比如周期相同的脉
冲,相邻谱线间隔相同;脉冲宽度越窄,频谱宽度越宽,频带内所含
分量越多。
单个矩形脉冲的频带宽度一般与其脉冲宽度τ有关,
τ越大,
则频带宽度越窄。
周
期性矩形脉冲信号的频谱,脉冲周期
T
越长,谱线间隔越小。
信号在时域中的
扩展对应于其频谱在频域中压缩。
p>
脉冲宽度一定的周期脉冲,周期
T
愈大,谱
线
间隔愈小,频谱愈稠密;谱线的幅度愈小。
周期相同的脉冲,相邻谱线间隔 p>
相同;脉冲宽度越窄,两零点之间的谱线数目越多,频带内所含分量越多。
周
期信号的频带宽度与脉冲宽度成反比,
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②根据参考书和研教新版的辅导资
料,
把找到的真题自己做出答案,
并背诵!
再说一下习题的问题,
大家做题千万不要盲目,
很多同学喜欢刷题,
不过我
认为做题要做的精,
如果只是多而不精的话,
其实更多的是在浪费时间,
我用的
研教新版的习题集属于那种非常贴近
真题的类型,
毕竟专业课真题不多,
通过做
研教新版的习
题也可以一定程度上了解出题老师的思路,
甚至还有原题出现,
比
如我在考试中遇到的已知某
LTI
系统在激励信号下的零状态响应为,< /p>
又已知该系
统在下的零状态响应为,
求该系统的单位冲激响 应这道题,
之前就已经在做习题
的时候做过好几遍了,简直就是送分。<
/p>
战线到底是长好还是短好?
答:看你效率,不要疲劳战术。但如果是跨考,还是建议早点开始准备。
为什么要看参考书以外的相关书籍?怎么看?
(这个问题非常关键) p>
答:总有些个同学对考研复习有误解,他们的思路是:
“只 要我好好抓住参
考书,题目就没个跑,看别的东西都是浪费时间”。作为一个本专业的过
来人,
我还是比较反对这种想法的。
我的观点是:
参考书 以外的相关书籍不仅要看,
而
且是一定要看!时间少了可以少看,但不能
不看!只考参考书的内容是绝对、绝
对、绝对不够的!
下面我详细说明一下通过历年真题检测复习效果:
真题对于考研
er
的意义非凡,
是检验复习效果的方法中很重 要的一项指标。
如果不知道现在处于什么样的水平,最好的办法就是做真题。
用真题给自己来一场模拟考试,
近几年的题可以放在冲刺阶段模考使用,
现
阶段可使用年份稍远些的真题。
做题
时,尽量模拟真实的考试时间、考场环境。做完后,不要执着于分数的
高低,
巩固知识的薄弱项,
毕竟错题才是你的最弱的点,< /p>
而考试中很可能考到这个点,而这道题就是我在巩固错题时特意学习过的。
不仅是专业课,
公共课也有共同的规律,
我在看英语真题 的时候也走过弯路,
《木糖英语英语手译》
厚厚的一本,
做题时找不准方法就会显得没有效率,
所以
在做题时一定要掌握规律,<
/p>
把一些选项中的
“坑”
总结出来,
并且总结各种题型 ,
政治也是如此,
《政治新时器》中的真题和练习题,都有不少的大题, 大题刷起
来只靠数量取胜是完全不行的,
还是要沉住气耐心的把大题中涉 及到的知识点总
结出来,
不在乎数量,
而是做完一道题,
掌握一道题中涉及到的规律并加以总计,
然后再去做题,检验自己的知识
掌握度。说了这么多,有些跑题,我们继续聊专
业课。
真题很重要,
但它是有限的,
尤其是一些专业课的真题,
可能只有一两年的,
所以一定要再结合其他的模拟题进行检验,比如这种:
2
、用做题时间证明掌握程度
在做题时,
如果对某知识点了解得不深刻、
掌握得不全面,
花费的 时间必然
会较多,
做题慢证明了你对该知识点掌握得不够好,
< p>这是你的复习薄弱区,所以
要及时查漏补缺,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其次,
做题慢还有可能是对该题型不熟悉,
< p>没有掌握该题型的解题技巧,这
一题型是你的软肋,所以要多针对这
一类题型的练习,寻找解题方法。
3
、复述知识点
对于学过的东
西,
能不能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以及复述内容的完整程度,
是
检验复习效果的一个有效办法。
复述并不要求一字不落地重复内容
,
而是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阐述内容。
内
容一定要逻辑清
晰,有理有据,能让别人听懂,遇到讲得磕磕绊绊或说不清楚,
甚至是脑袋空白的地方一
定要回到课本中再度学习、
深入理解,
最好可以归纳到
一
个本子上,方便理解记忆。
建议在复述时,
用录音机记 录自己复述的内容,
不仅方便看自己的复述效果,
还能在一次次的复述中
看到自己的进步。
4
、总结、分析复习进度
通过
每天、每周、每月总结自己的复习情况,可以直观地、动态地看到自己
的复习进度和效果
,
并对进度和效果加以分析、
对比,
调整复习侧重点及任务安 p>
排、解决复习中出现的困难。
在每日结束后问问自
己:
今天比昨天多学会了哪些内容?掌握了哪些解题技
巧?哪些地方有进
步
/
退步?
如果发现自己有退步、
p>
做题错误率增多或者任务没有按时完成,
可以从知识
点、答题
技巧、心理状态以及其他方面进行分析。
有拖延症习惯的同学,
更要关注自己的计划是不是总不能如期完成,
从多个
角度评估复
习进度和效果。
5
、测算复习时间
< /p>
量化复习进度,
可以把知识切分成一个个小版块,
测算每个 版块基础、
强化
和冲刺阶段需要用的时间(达到基础、强化、冲刺阶段要
求程度的时间),再看
看自己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多少,
从而判断前期的 进度是否合理,
以便做出调整。
6
、梳理知识框架
在每轮复习
结束后,
把此轮复习中的知识点梳理成框架,
这样可以从宏观上
< br>认识所复习的内容,
清楚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而且在整理框架的过程中,
可以
发现自己对哪一部分的概念、原理等还有所欠缺。
最后,
要好好统筹时间,
精读参考书的前提下阅读其他相 关书籍。
既然不是
参考书,一般来说不必要像参考书一般精读。效率至上
,看书不是目的,加深理
解才是目的。
好了就
先和大家说到这里了,
我这里还有自己之前用的一些资料,
比如真题、
< p>笔记、以及一些专业课的视频什么的,大家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去
high
< p>研网和
high
研
app
下载,我都 分享在里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