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学代码-悉尼大学代码
年前的今天自己在宿舍为了是否要考研而辗转反侧,
直到现在当初试结果跟
复试结果都出来之后,自己才意识到自己真的考上了。
其实在初试考完就想写一篇关于考研的经验,
毕竟这也是对自己一年来努力
做一个好的总结,也希望我的经验,可以帮助奋斗在考研路上的你们。
首先当你决定考研的时候,
请先想想自己是为了什么才决定要考研,
并且要< /p>
先想一下为什么非要选这个专业,
作为你今后职业的发展方向,
< p>学习的动机决定
了之后备考路上努力的成功还有克服一切困难的决心。
考研是一个很重要的决定,
所以大家一定要慎重,千万不要随波逐流盲目跟风。
我选择这所学校的原因,
一是因为这里是我的本校,
二是因为这里离家也比
较近。所一大家一定更要个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做出选择
。
好啦,接下来跟大家好好介绍一下我的复习经验吧,希望对你们有所
帮助。
另外还要说一句,这篇经验贴分为三个部分,先说英语政治,再
说专业课,
并且文章结尾分享了资料和真题,大家可以放心阅读。
四川大学材料加工工程的初试科目为:
(10
1)
思想政治理论和
(201)
英语一
(302)
数学二和
(848)
材料科学基础 p>
参考书目为:
1.
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的《高等数学》
(上、下册)
2.
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的《线性代数》
(紫色封皮)
3.
《材料科学基础》刘志恩主编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0
先说说真题阅读的做法…
第一遍,做十年真题【剩下的近三年的卷子考试前
2
个月再做】< /p>
,因为真题
要反复做,所以前几遍都是把自己的答案写在一张
A4
纸上,第一遍也就是让自
己熟悉下真题的感觉,
虐 虐自己知道英语真题的大概难度,
只做阅读理解,
新题
型
完形填空啥的也不要忙着做,
做完看看答案,
错了几个在草稿纸上记下来就好 p>
了,
也不需要研究哪里错了为什么会错…第一遍很快吧因为不需要仔细研究,
14
份的试卷,一天一份的话,半个月能做完吧,偷个懒一个月肯定能做
完吧【第一
遍作用就是练练手找到以前做题的感觉,千万不要记答案,分析答案…】
p>
ps
:用
书选择:木糖英语闪电单词
+
木糖英语真题。
第二遍是重点…你回头再从
9 7
年做起会发现答案是记不住的,
还会错很多,
甚至错的
还不一样,以前对的现在错了,上次错的现在对了,正常……第二遍一
份卷子大概要
p>
4
,
5
天才能完成吧,比如第一天你做完了,第二天从 第一篇文章
开始从头看,
不会的单词全部记下来到自己的单词本子上,< /p>
最好是专门记真题单
词的本子,
包括题目,
选项里面不会的单词,
虽然黄皮书上有解释,
但大都不全,
甚至给的不是句子里的意思,这个工程还是挺大的,一天两篇就可以了…这一遍
也不需
要研究句子和答案啥的,
只不过记单词中除了自己买的单词大本,
还要加
入真题单词的记忆了,考研不止,单词不息,单词反复背……第二遍就
40
天来
天能完成吧,最多也就两个月【时间都是宽裕的,能提前完成点最好】…<
/p>
第三遍自然是分析句子了,
这时候以前看的长难句和单词就用到了,
做完以
后一个句子一个句
子的看【当然包括题目和选项】
,分析下句子看看自己能不能
看懂,看不
懂的就要好好分析了,写在本子上也可以,我当时是直接看的,用铅
笔画画句子成分啥的
,如果单词记得够好的话,这一遍应该也会很快吧,
1
个多
月左右……
前三遍已经用了 p>
4
个月左右了,后面就要快一点了,第四遍才是最痛苦的,
通
篇翻译,写在纸上很潦草都没关系,很偷懒的话就在心里翻译下再看看译文
吧…我只坚持
了一半,就翻译了七八年的好像,其他的就是刷一遍真题,在心里
扫一扫有没有翻译太不
通的句子,有没有忘掉的单词啥的…这一遍挺痛苦的,也
不要全部都翻译吧,能翻译
p>
6
,
7
套试卷知道感觉就好了,不过好处还挺多的,< /p>
这部分做的好,
英语的翻译部分就会简单很多,
这部分看你 个人时间,
时间剩下
还多可以多翻译几套试卷
第
5
遍,前面是打基 础,单词,句子都解决了,就要看看行文了,比如提出
论点,展开讨论,这个可能比较抽
象…比如类似事物对比,由此及彼等等,因为
考研真题的行文特征很多都是类似的,
p>
段落间的关系,
这一遍也可以研究题目了,
出题的方式。找到
原文的句子,哪里最容易出题【长难句部分,大都与文章主题
有关系】体会怎么出题的,
这边之后答案有的有些印象了,但没关系,不要以为
没效果,这部分完成的速度会比以前
快很多。
第六遍是研究答案的干扰项和正确选项,比如“张冠李戴”<
/p>
,比如“偷梁换
柱”
,真题的正确答案大都是同义替换,考 研的英语答案太相似了,无论是干扰
项还是正确答案。
(848)
材料科学基础专业课复习
众所周知,
材料科学是非常难学的一门学科,
这门学课中有大量的知识点,
包括原子结构与结合键、晶体结构、晶体缺陷、相图
与相平衡、材料凝固,无机
材料、
金属材料等,
不得不说 知识点体系庞大且复杂所以我在这门课上下了很大
功夫,我回想了下,对这门课的复习时
间占了我考研总复习时间的
40%
左右。
1
、明确考试要求及考查内容。
我认为考试前要清楚报考单位对材料科学这门课的基本要求以及主要考查
内容是什么
,应当按照其要求出发,有目的性、针对性的进行的复习。材料科学
考试的重点是是理解
并学习各种材料其结构、加工工艺与性能之间联系的基础。
考试内容主
要包括各类材料共性基础知识部分
(
原子结构与结合键、晶体结
< br>构、晶体缺陷、相图与相平衡、材料的凝固
)
、金属材料基础知识部分 p>
(
金属晶体
中位错、表面与界面、塑性变形与再结晶、金属晶
体中扩散、固态相变、金属材
料强韧化
)
和无机材料基础 知识部分
(
无机材料化学键结构与晶体结构、无机材料
的
缺陷、
无机材料的相图与相变过程、
无机材料的基本制造加工原理、
无机材料
的机械性能、无机材料的光学和电学性能
)
等
2
、划分复习阶段。
材料科学是比较难学的,
有针对性复习能够有效提高复习效
率,
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对此,
我将自己的复习过程划分成了以下四个阶 p>
段:
第一阶段:
首先按照硕士研究 生入学考试材料科学考试大纲中的要求将参考
书目看了一遍。
此阶段看书 以理解为主,
不必纠缠于细节,
将不懂的知识点做上
记号
。
第二阶段:
我对大纲中要求了解的内容,
< p>熟练掌握的内容以及理解的内容进
行了分类,
并且按相关要求对将这 门课进行了第二轮复习。
另外我认为在这一遍
复习中一定要把历年试题弄
到手并且仔细分析,
因为真题体现了命题单位的出题
特点以及出题趋势等
。
另外,
我认为真题要比大纲更有用,
因为从大纲中看不出
的有价值的东西可以从真题中得到。比如下面这道题:
这类含有计算性质的题目只靠看书肯定是不够的,
出一个适合自己的做题套路,
进行题型的分 类,
在考试的时候才不会因为看到不
同于复习时候的题型而慌乱。
当然,
需要注意的是,
单纯掌握真题也是不理 智的做法,
如果一个考生仅仅
掌握了历年真题的内容,
那 么考试后他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今年的题真偏。
其
实,
不是题偏,
而是他没有把参考书上的东西完全掌握好。
所以在这个 阶段中我
仍然以看指定的参考书为主,
着重解决了在第一遍复习中留下的 疑问和在做真题
中自己不会的题目。
对了,
此轮复习一定 要做一份笔记,
将主要内容归纳出一份
比较简洁的提纲,以便于下轮复习
。笔记切记简洁就好,方面我们一目了然,就
像这样就可以:
顺便说一下,
我在复习过程中发现其实不管是 哪一个科目,
他们大体的复习
原则都是近似的,
专业课和 公共课其实有相似的地方,
拿英语和政治举例子,
在
做《
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的时候,如果只是单纯的做题而不加以总结,就会变成
边做边丢,<
/p>
所以可以将类似的题型进行归纳,
并且将一些知识点和常见的陷阱做
一个笔记,政治也是这样,尤其政治的大题很多,答题的时候更加不能盲目,可
以在《政治新时器》上面做一些相关的归纳笔记,这里有个小技巧,就是可以把
目录作为
一个框架,
在框架上填入细枝末节的知识点,
就可以轻松行程自己的框
< p>架笔记,
总之就是将公共课与专业课进行有规律的复习。
然后我们言 归正传继续
回归专业课上来。
第三阶段:
p>
将专业课过第三遍,
这一轮注重结合上一轮的笔记和提纲有重点
的,
系统的理解和记忆,
由于专业课部分要求答的深入,
所以可 以找一些专业期
刊杂志看下,扩大下自己的视野范围。这一阶段大家也可以找些习题集来
做下,
不断巩固自己掌握了的知识点,这里可以用研教新版《材料科学》
,研教新版的
习题是完全根据出题老师的命题规律和命题偏好,
以及重难 点进行的编辑,
将历
年专业课考研知识点有机的融合起来,
研教新版图书在专业课的复习上起到了夯
实基础的作用,条理清晰,便于记忆,大大缩
短了专业课的复习时间,我们可以
将之前总结的真题的工作大大缩短,有效的利用了真题
。
第四阶段:
这一轮要将参考书快速翻几遍,
以便对整个知识体系有全面的把
握并且牢记于心,
同时要进行查缺 补漏,
不要放过一个疑点,
要注重的是此时不
能执着于细
小的知识点,
要懂得抓大放小,
掌握最重要的知识点。
另外可以根 据
对历年试题的分析以及对本年度的专业考试做出一些预测,
并对考试的 时间安排
及如何进行考中心理调节做下演练。
3
、调整好复习心态。
良好
的复习心态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必要条件。
在复习的过程中,
我建议大家
< p>戒骄戒躁,
遇到困难不要灰心丧气,
解决了难题也不要欣喜若狂,< /p>
总之我建议大
家应以一颗平和的心去应对考试,
应对接下来 的一切困难,
最后从容不迫的走向
考场。
以上便是我总结的关于考研的一些经验,
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帮助。
另外 ,
因
篇幅有限,有些东西不能在此与大家分享,如有需要,大家可以去<
/p>
high
研网和
high
研
app
,
我会把历年真题、
错题笔记及一些相关的专业课视频整理 在上面,
大家可以在上面找我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