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当前您在: 大学查询网 > 高校介绍 >

医院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发展定位规划

作者:高考题库网
来源:https://bjmy2z.cn/daxue
2020-11-29 06:25
tags:

天津理工大学b段-天津理工大学b段

2020年11月29日发(作者:雷宗道)








华东政法大学发展定位规划


2008

2012

年)




................................................. ..................................................

1


一、学校基本情况

.............. .................................................. ..............

1


二、学校发展的思路、定位与目标

......... ........................................

3


三、可行性论证

........................ .................................................. ........

6


四、分阶段建设目标

............................................... .........................

1

2


五、近期需要政府重点支持的事项

......... ......................................

1

7


附件

1:

一、二、三线学科及建设属性表

......................................

1

8


附件

2

:一、二、三线专业及建设属性表

...................................

2

1



华东政法大学发展定位规划



华东政法大学的前身为华东政法学 院。

华东政法学院于

1952


6

月,经华东军政委员会批准,由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东吴大学、< /p>


厦门大学、沪江大学、安徽大学等九所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会


系等合并组建成立。学院于

1958

年和

1972

年两度撤并,

1963


1979

年两次恢复。

2007

3

月,经教育部批准,华东政法学院


正式更名为华东政法大学。


五十多年来,

学校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


律,发挥法学优势,拓展专业面向,加强学科融合,以培养具有社会


主义 法治精神和法律人格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为中心,

形成了有特色的


教学、< /p>

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格局,

教育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稳步


提高,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在未来的

12

年,学校将继续发扬“逆境中崛起,忧患中奋进,


辉 煌中卓越”的华政精神,秉承“以人为本,依法治校,质量为先,


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 ,以法学为依托,逐渐建设成为以法学、政治


学、经济学和管理学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 展,以培养应用型、复合


式、

开放性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目标,

< p>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的多科性特


色大学。



一、学校基本情况


1979

年复校以来,特别是

2000

年划转地方以来,学校抓住


1


华东政法大学发展定位规划


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具体表现在:


实现 了由千人大学向万人大学的转变。

截止到

2008

年,各类在


校生达

22141

名,其中研究生

2252< /p>

名、本科生

11889

名、成教生


8000

名。

有教师

879

名,

其中

45

岁及以下教师

571

名,

77.27%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

357

名,占

48.31%

;硕士、博士学位教师


5 70

名,占

77.15%

实现了从单科型行业性大学向教学研究型的多科性大学的转变。


经过多年的努力

学校已从一所以法学学科为主的单科型、

行业性高

< br>校,

逐步发展成为以法学门类为主、

同时拥有其他学科门类中相关特


色学科的多科性大学。现设有法律学院等

11

个院(系)和研究 生教


育院、继续教育学院;有

22

个本科专业,覆盖法学 、经济学、管理


学、文学、理学等五大学科门类。

初步形成教学研究型大学格局。

学校目前共有

19

个二级学科 硕


士学位授权点、

8

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法学一 级学科具有博


士、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法学博士后流动站。法律史学为国家重点


学科,刑法学和经济法学为上海市重点学科,国际法学、司法鉴定、


民 法和知识产权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

国际法律与比较法研究中心


为上海 市高校高水平特色研究项目,

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院为上海市


普通高校人 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法学、

政治学为上海市高校教


2


华东政法大学发展定位规划


育高地重点建设项目,法律史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

2001


以来,我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1

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

21

项,有


国家级精品课程

2

门、

上海市精品课程

11

门,

11

部教 材入选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

2004

年以来,承担各类科


研项目

370

余项,

其中省部级以上

65

项,

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22

次。


出版有《法学》

《犯罪研究》

《青少年犯罪问题》

《华东政法大学学


报》等学术期刊。


我校是“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

“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


校”

,松 江校区为“全国物业管理示范高校园区”


二、学校发展的思路、定位与目标


【发展思路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依据国家和上海中长期教育


改革 和发展纲要,

对接社会需要,

遵循高等教育规律,

立足学校现状,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核心,聚焦重点,大力巩固和提升

优势学科,科学发展其他学科,促进学科间的融合与交叉,拓展新兴


学科和交叉学科 ,

进一步形成和凝炼学科特色,

与其他高校错位发展、


合 作提高,促进特色兴校、特色强校,使学校成为在优势学科上达到


全国一流水平、

其他学科具有鲜明特点、

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大学。


【办学目标定位】到

2020

年,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法学门类学


科优势明显,

其他门类相关学科与法学交叉发展,

融通法学、< /p>

管理学、


3


华东政法大学发展定位规划


经济学、文学等学科,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的多科性特色大学。


【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复合式、开放性


高素质 创新人才。


根据国家高等教育方针,

围绕国家、

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


的需求,

法学领域培养高端复合型法 律人才;

其他学科领域培养具有


高度法律素养、开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能够胜任管理、经济、社


会工作以及其他社会需要的应用性、复合式、开放性人才。< /p>


法学领域培养的高端复合型人才,是指既能融会贯通法学知识,


又能够掌握政治学或者经济学、

或者管理学等学科基本知识,

能够 胜


任法律领域各项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在法学领域,

培养重点将从


以本科生培养为主转移到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并重,

实现法 学类研究


生与本科生规模相当。


其他学科领域 培养的人才,

应当具有较高的法学素养,

能够适应


依法治 国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在经济、管理和其他社会领域的人才需


求,具有扎实的法学知识基础 和鲜明的法学特色。


【学科专业布局】

重点发展法学门 类下的学科。

通过对理论法学、


传统部门法学和新兴应用法学等进行分层 次、

有重点的建设,

为法学


一级学科形成特色、

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创造条件。

将政治学、

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学科,

特别是政治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放在突出的


地位 ,

采取重点扶持措施,

突破制约我校法学门类学科排名进一步提

< br>升的瓶颈问题。建设和发展知识产权、司法鉴定等交叉学科,进一步


拓宽法学学科 的发展空间,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


大力推动法学学科向其他近邻 学科的融通,

促进其他学科向法学


4


华东政法大学发展定位规划


学科的交叉,有重 点、有侧重地发展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等学科,


凝炼相关学科的特色。

对接社会需求,

建设和发展管理学门类下的公


共管理、工商管理,经济学 门类下的应用经济学,文学门类下的外国


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等学科, 支撑法学学科水平的


发展与提升,同时形成法学渗透下的上述学科的特色。


【学科建设目标】集中主要精力,大力加强法学学科建设,进一

步巩固提升法学学科建设水平,

建成国家法学一级重点学科和两个教


育部人文社科基地,

力争使法学学科早日进入国内一流行列。

促进法


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和融合,

凸显其他学科的特色,

建设一批市重点< /p>


学科、市教委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及其相应的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


研平台。


【学位点、专业建设】建设法学、政治学

2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政治学、

管理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p>

若干经济学及其他学科二级学科硕


士点;

8-10

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本科专业(方向)数保持在

30

个左

< br>右,其中法学学科门类涵盖的专业(方向)达

50

%以上。


【办学规模】全日制本科学生规模稳定在

12000

人左 右,研究


生规模达到

6000

人左右。


【队伍建设目标】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结构优化、精干高效、富


有创新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造就一批在国内外有重


5


华东政法大学发展定位规划


要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

培养和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团队


和 学术群体,基本满足学校事业发展和学科建设阶段性目标的需要。


【社 会服务定位】立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主动对接国


家、区域经济与社会建设需求 ,特别是上海“四个中心”建设需求,


开展对重要制度的建立、

调整以及 国家法律在不同社会领域运用的实


际问题研究,为国家法治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 供服务;与国


家机关和其他社会各界广泛合作,共同开展新、疑、难问题的研究,


为国家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

有序发展提供服务;

利用和发挥 学科


特色,为国家、社会开展终身教育提供服务。


三、可行性论证


华东政法大学提出的上述发展 定位是经过学校领导班子共同研


究、征求全校教职工意见、各种会议集体讨论、校内外专 家论证后所


形成的共识,

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自身发展需要的,< /p>

也是完全


可以实现的。


(一)“ 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的多科性特色大学”的办学定位,


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和充分的条件


首先,经过近

60

年的努力和发展,历 经“两落三起”的艰苦磨


难,

在几代人的艰苦努力下,

学 校已经摆脱了单科性行业大学的局限,


形成了以法学为主,兼有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 、理学、文学等学


6


华东政法大学发展定位规划


科门类的多科性大 学格局。本科专业数从单一的法学发展到

22

个;


学科水 平不断提升,

从只有单一的法学学科,

以为政法机关培养人才

的本科教学为主,

发展到涵盖

5

大学科门类,

拥有

1

个法学二级国家


重点学科、

2

个上海市重点学科,拥有法学一级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


权、

6

个非法学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培养并重;

< br>从以教学为主,发展到教学与科研并举。以

2009

年为例,共发表论


1088

篇,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

10

项。

2007

3

月,教育部批


准我校更名为大学,

这是对我校学科建设与发展成绩的肯定,

也 是对


我校建设与发展方向的肯定。


其次,经过 长期发展,学校已经形成了较为鲜明的法学特色,法


学学科建设和法学人才培养获得了良 好的口碑,

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


响。进一步凝炼学科特色、巩固学科优势 是提升学校实力、保证学校


地位的根本和关键。第一,要进一步彰显我校法学学科的特点 ,以期


与其他法学校、院、系错位发展;第二,在其他学科上要打上鲜明的


法学烙印;第三,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按照“明德崇法、笃行致知”


的校训进 一步锻造学子的鲜明法律品质。


再次,

秉承开放办学的 指导思想,

学校多方面开展对外合作与交


流。

目前已经与 包括耶鲁大学在内的一批世界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


系,与一批国外知名机构、跨国公司 等建立了稳定的联系,不少国家


7


华东政法大学发展定位规划


元首、政府首脑及 其他高级官员、国际知名学者造访我校。同时,我


校大量学者、专家赴国外高校任教、访 问,参加高端学术论坛。对外


交往广泛、活跃,为学校形成国际影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

学校提出的法学学科建设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p>

达到国内法


学一流水平,

在其他学科领域建设一批上海市重 点学科的学科发展目


标,经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 br>首先,

法学一级学科已经具备了向一流迈进的实力和基础。

法学

< p>
学科是我校传统优势学科,

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

目前与清华大学并


列全国第六名,是唯一进入前十的非

211

大学。学校现 已拥有一个


二级国家重点学科,

且我校的法学学科向以二级学科设置齐全 、

实力


均衡,人才梯队结构科学合理,资料丰富、齐全著称。近年来随着 科


研水平的稳步提升,成果也日臻丰富。同时,我校拥有华东地区唯一

< br>的法学博士后流动站,法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国家、


上海市、上海 市教委等各层次的重点学科、建设高地等。总之,只要


集中力量针对制约我校法学学科发 展的短板和薄弱环节,

克服瓶颈问


题,完全可以在近期内实现冲顶的目标 。


其次,

我校在政治学、

管理学和经济 学等非法学领域的学科发展


也有了长足的进步,集聚了一批教学、研究人才,形成了一批 有一定


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只要进一步注意融入法学学科,

主动接受法学强


8


华东政法大学发展定位规划


势学科的引领,完 全可以独树一帜,彰显地位与特色,建成一批上海


市甚至全国重点学科、特色学科。而我 校现有的学科布局,已经为非


法学学科向法学学科的融合创造了条件。


(三)学校提出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定位符合社会需要


社会需要是学校各项事业和工作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只有对接了


社会需要,才能获得发展的强大动力;也只有对接了社会需要,学科


发展和人才培养才 有所依托。


首先,学校充分注意到,当前和未来的中国社会,将是经济 高速


发展和各种社会矛盾集中爆发的时期。

要保证发展的速度,

创造稳定


的环境,离不开法律制度的调节,更离不开法律专门人才的作用。比


如,要维持经济高速增长,必须进一步完善市场规则,这里的市场规


则既包括市场主体从事经营活动应当遵循和恪守的民商法规则,

又包


括政 府对市场进行监管的经济法、

行政法律制度;

要化解各种社会矛

< br>盾,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通过法律确定各方社会主体的权利义务,


通过各种机制 和程序化解争议,

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法学学科的建设


与发展。

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矛盾复杂化程度的增加,

传统


模式培 养的以解读法条为主要特点的法律人才逐步与社会脱节,

具有


复合知识背 景、

较强的法律职业能力,

能够运用多学科知识和法律职


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端法律人才成为社会需求的重点。

虽然目前


国内 法学校、院、系众多,但法学人才培养模式趋同,进一步提升我


校法学学科的水平,

凝炼法学学科特点,

锻造法律人才培养特色是我


校必须走的发 展路径。因此,学校大力发展法学学科、凸显学科优势


9


华东政法大学发展定位规划


与特色,

并在社会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将法学类人才培养定位于

“复合


型、应 用型、开放性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合理的。


其次,在思考社会对法学学 科的需求时,学校充分注意到,在当


今的中国社会,

法律已不仅仅是国家 实现统治目的、

履行国家职能的


工具。

随着法治社会建设 进程的加快,

法律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无论哪一个社会领域,

都受到法律的规范和调整。

对法律知识和法学


学科人才的需求 ,不仅是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法律监督机关、


行政机关等国家机关的需要,也是各 种经济主体、社会主体的需要。


对接这些社会需要,以法学学科为依托,促进政治学、管 理学、经济


学、社会学向法学的渗透,运用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开展上


述相关领域社会问题的研究,

培养具有法学知识背景、

同时掌握相 关


学科知识与理论的人才,

使其胜任于法治背景下的相应社会工作,


该大有作为,也是顺应社会需求的举措。


(四)学校的发展定位有充分的社会资源予以保障

学校将继续争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教育部、司法部、最高人


民法院、

< p>最高人民检察院等部委的支持,

积极参加国家层面重大项目,


主动融 入上海市教委、

司法局、

各级人民法院和检察院等部门的工作

重点中,积极承担一批上海重大项目,在市重点学科、高水平特色项


目、

< p>教育高地以及各类人才培养计划和项目中争取持续的支持,

为学


校的 快速发展提供财力支持与政策保障。

同时,

充分利用与著名企业、


社会组织等的良好合作关系,

推进产学研合作,

积极结合社会需求确


10

河北大学金融专业-河北大学金融专业


长春大学入取分数线-长春大学入取分数线


郑州大学2017暑假-郑州大学2017暑假


中国地质大学2017自主招生-中国地质大学2017自主招生


武汉有哪些好二本大学-武汉有哪些好二本大学


悉尼大学附近公寓-悉尼大学附近公寓


适合大学生男装品牌-适合大学生男装品牌


贵州大学专升本专业-贵州大学专升本专业



本文更新与2020-11-29 06:25,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网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jmy2z.cn/daxue/13758.html

华东政法大学发展定位规划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