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mti-对外经济贸易大学mti
假眼小绿叶蝉防控试验研究
收稿日期
:2013-00-00
基金项目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
(CARS-23) < /p>
作者简介
:
赵丰华
(1974-)
,女,河南光山县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茶树病虫
害研究工作。
茶园假眼小绿叶蝉防控试验研究
1,21,231,21,2
赵丰华,郑
杰,马
建,任红楼,龚凤萍
(1.
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
信阳< /p>
464000;2.
河南省茶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
/p>
信阳
464000;
3.
罗山县农业局,河南
罗山
464200)
摘
要
:
为了探讨不同处理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以
24 %
溴虫腈悬浮剂等
6
种不同类型药剂及数字化黄板进行了 茶园小区及大田试验。结果表明
:
溴虫腈、
茚虫威、阿立
卡
3
种药剂对靶子害虫假眼小绿叶蝉有较强的杀伤力,能迅速降低害
虫田间虫口数,药后
14 d
,平均防效在
83.45 %
左右,而且药效持久,一次用药可
持续
20 d
以上,是无公害茶园防治假眼小绿叶蝉害虫的理想药剂
;
飞电在防治假眼
小绿叶蝉时虽然起效快,但持效性较差,药后
14 d
, 防效仅为
60.34%;
茶蝉净的速
效性不及化学药剂,
但其控制时间长,使用
14 d
后,防效仍在
70%
左右,且其不
会对哺乳动物产生危害,是一种生态防治剂
;
< p>数字化黄板诱杀对降低茶园假眼小绿
叶蝉虫口密度有一定作用,而且对多数天
敌影响作用小,是一种简便、易操作的绿色防控技术。
p>
关键词
:
杀虫剂
;
茶蝉净 p>
;
黄板
;
假眼小绿叶蝉
;
田间试验
中图分类号
:S43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060X(2013)20-0000-00
[1]
假眼小绿叶蝉
(Empoasca vitis Gothe)
是中国茶区分布最广、危害最重的
一种茶树害虫。该虫主要
以刺吸嫩梢芽叶汁液以及雌虫于嫩梢茎内产卵的方式危害
茶树。茶树受害后,叶芽的多酚
类、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含量下降,水溶性碳水化合
物增加,导致嫩梢芽叶主、侧脉变红,
或叶缘及整个嫩梢停止生长,逐渐枯萎、卷
曲、硬化,叶质变粗卷曲,严重影响茶叶品质
。
信阳是一座绿色茶城,其产茶的历史久,环境好,品质优。但是近
年来,信阳
茶区的假眼小绿叶蝉危害日益严重,其危害从
5
月下旬开始一直持续到
11
月下
旬,导致茶叶减产
p>
30%
以上
;
严重时虫
[2]
量可超过
100
头
/
< p>百叶,无茶可采;
尤其是对新品种“信阳红”的影响极
大。由于假眼小绿叶蝉虫体
[3-4]
微小、生长周 期短、繁殖能力强、世代重叠、易产生抗药性等特点,传
统多采用吡虫啉和菊酯类等化学
药剂进行防治,防效越来越不明显,探索新的防治
手段刻不容缓。因此,以
24%
溴虫腈悬浮剂等
6
种不同类型药剂进行茶园药效试
验,以期筛选出合适的防治药剂,为科学合理的防治假眼小绿叶蝉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基本情况
小区
试验于
2011
年
6
月
23
日
~7
月
7
日在罗山县潘新镇肖王村茶园 进行,施药
当天多云,施药后
24 h
内无降雨,试验期 间平均气温为
28.67?C
,平均湿度
76.20%<
/p>
,总降雨为
60.9 mm
。供试茶树
品种为薮北茶,树龄
8
年,树高约
80 cm
,茶蓬覆盖度
80%
左右,土壤肥力中
等偏高,各处理区茶树长势一致、栽培管理措施一致。
大田试验于
2012
年
8
月上中旬在浉河港夏家冲村茶园进行,试验期间平均气
温为
26.84 ?C
,平均湿度
78.54%
,总降雨为
46.4 0 mm
。供试茶树品种为福鼎大
白,树龄
12
年,树高约
85cm
,茶蓬覆盖度
90%
左 右,土壤肥力中等偏高,试验田
茶树长势较均匀、栽培管理措施较一致。
1.2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有
24%
溴虫腈悬浮剂
(
以下简称溴虫腈,巴斯夫有限公司
)
、
150 g/L
茚虫威乳油
(
以下简称茚虫威,美国杜邦公司
)
、
22%
阿立卡微囊浮剂
-
悬浮剂
(
以下
简称阿立卡,瑞士先正达公司
)
、
25%
飞电可湿性粉剂
(
以下简称飞电,江苏安邦电
化有限公司
)
、
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 /p>
以下简称吡虫啉,江苏常隆化有限公司
)
、茶
蝉净
(
中国农科院茶叶所与西北农林大学联合开发的一种植物源农药
< p>)。其他供试材
料还有数字化黄板(30 cm×20
cm;漳州市英格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
1.3
试验设
计
221.3.1
小区试验
试验设
8
个处理
:A
,溴虫腈
30 mL/667 m;B
,茚虫威
18
mL/667
m;C
,阿立卡
20
2222mL/667
m;D
,飞电
40 mL/667 m;E
,茶蝉净
100 mL/667 m;F(
对照药剂
)
,
吡虫啉
20 mL/667 m;
2G
,数字化黄板
30
板
/66 7 m;H(
空白对照
)
,不做任何处理。每个处理
4
次重
复,共
32
个小区,小
2
区面积为
66.7 m
,各小区随机排列,之间设保护行。
1.3.2
大田试验
采用
24%
溴虫腈悬浮剂、
150 g/L
茚虫威乳油、
22%
阿立卡微
囊浮剂
悬浮剂、
25%
2
飞电可湿性粉 剂、茶蝉净、数字化黄板分别在
33.5
、
30.5
、
5.2
、
0.1
、
4
.3
、
3.2 hm
的大田进行推广,以
10%< /p>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为对照药剂。
施药区采用背负式电动
喷雾器对树冠蓬面定向喷雾,喷雾压力为
0.2~0.4
MPa
,每小区用药液
4.0
[5]
始有滴水为度
L
,药液均匀喷向茶丛,以叶片开。挂板区 ,小区均匀设置
3
块黄板,黄板底边与茶行垂直,高于茶树冠面
10 cm
。
1.4
调查方法
1.4.1
小区试验
每个小区选取
2
个样点 ,采用翻叶法于晴天清晨露水未干前
或阴雨天全天候,随机调查芽下第二嫩叶正反面的成
虫、若虫数,统计并记录
100
片叶的虫口数。处理前调查虫口基数,<
/p>
施药后
1
、
3
、< /p>
7
、
14 d
各调查一次。
21.4.2
大田试验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块,面积不低于
667 m
,采用平衡跳跃< /p>
式取样调查
8
个样点。调查方法与田间小区试验一样。 p>
1.5
数据处理
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效。计算式如下
:
虫口
减退率
=(
处理前虫口
,
处理后虫口
)/
处理前虫口×100%;
校正虫口减退率
p>
=(
防治区虫口减退率
,
对照区虫口减退率
< p>)/(1,对照区虫口减退
率)×100%。
< /p>
所有数据用
SAS
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采用
Duncan’s
新复极差测验进行多重比
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小区试验结果
从表
1
中看出,施药后
1 d
< p>,溴虫腈、茚虫威、阿立卡、飞电4
种药剂对假眼
小
绿叶蝉的防效分别
达到
97.70%
、
96.59%
、
92.60%
、
9 1.61%
,比对照药剂吡虫啉的防效高
2.62~8.71
;
溴虫腈与
茚虫威、阿立
卡、飞电
3
种药剂之间的差异性不显著,但与对照药剂有显著差
< br>异性
;
茶蝉净的防效较
差,显著低于对照药剂。
施药后
3 d
,溴虫腈、茚虫威、阿立卡
3
种药剂的防效较好,其中溴虫腈与对
照差异显著,茚虫
摩纳哥大学-摩纳哥大学
哈佛大学铜像-哈佛大学铜像
西安理工大学国防生-西安理工大学国防生
北京清华大学附属医院-北京清华大学附属医院
清华大学参观时间-清华大学参观时间
大学生意外伤害保险-大学生意外伤害保险
南开大学校草-南开大学校草
全新版大学英语4课后翻译-全新版大学英语4课后翻译
-
上一篇:南湾湖风景区休闲渔业的现状与展望
下一篇:第二批学术期刊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