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本科大学-成都本科大学
附件
3
《黄尾鲴苗种繁育技术规范》
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黄尾鲴属鲤形目,
p>
鲤科,
鲴亚科,
广泛分布于我省淡水水域。
由
于该种栖息于水体底层且以着生藻类和碎屑为食,其常常被作
为池塘或天然水体的净水鱼
类,被称为养殖水体的“清道夫”,
具有一定的生态和经济价值。目前我省仅有少量繁育
场具有繁育
该种的技术能力,为了更好地推广这一品种,有必要对这一品种
的亲本培育、苗种繁育、鱼种培育、养殖等生产环节进行规范。
二、任务来源
及编制原则和依据
《黄尾鲴苗种繁育技术规范》地方标准是根据河南省
质量技
术监督局豫质监标发
[2018]236
号《河南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
下达
2018
年第一批河南省地方 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研究制
定,计划编号为
2
,由信 阳农林学院主持起草工作。
三、编制过程
< p>
2016
年
-2018
年
,
信阳农林学院开展了一系列黄尾鲴人工繁
育和苗种培育技术的研究工作
针对我省的实际情况
,
建立了一
套
完整的黄尾鲴人工繁育的技术体系
,
在此基础上
,
我们拟提出
该标准申请计划。标准立项任务下达后,信阳农林学院成立了以
信阳农林学院水产学院相关专业同志组成的标准
制定小组,负责
标准的制定工作。制标小组按标准的制定工作程序开展工作,在
整理前期工作取得的数据和技术成果的同时,赴水产苗种繁育企
业就技术
成果的实践效果进行多次调研和反复论证,同时查阅并
参考国内相关资料,起草制订了《
黄尾鲴苗种繁育技术规范》标
准初稿并征求相关专家和水产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经
修改
后,形成地方标准《黄尾鲴苗种繁育技术规范》的征求意见稿。
四、主要内容的确定
1
、标准的结构及描述规则
本标准依据
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 分:标准的
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制定本标准。
2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黄尾鲴(
Xenocypris davidi<
/p>
)苗种繁育的环
境要求、亲本培育、
催情产卵、< /p>
鱼苗孵化、
苗种培育和病害防治。
本标准
适用于黄尾鲴的苗种繁育,其它鲴类的苗种繁育可参
照使用。
3
、环境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黄
尾鲴苗种繁育的环境要求,包括产地环境、
养殖用水和池塘条件。
4
、亲本培育
本标准规定了黄尾鲴苗种繁育技术中亲本培育的技术规范,包括